【紫牛头条】ICU护士随手拍15秒视频阅读过亿,她说:一切辛苦都值得
2020-03-04 20:57

“抱着头,两边脚抓好,就这样啊,高低要一致啊,一起用力,123……”视频中9名身穿严密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有人抱头,有人抱身,有人抱脚,一起用力,将身上插满管子的患者从仰卧转为俯卧。这段15秒的视频是一位ICU护士记录的他们为一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的过程。短短一天,这段视频在抖音上阅读量已达1亿多次,点赞也达150多万。网友纷纷留言“辛苦了”。紫牛新闻记者今天联系到视频的拍摄者——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ICU护士韩淑芬,她说拍摄视频是为了记录工作日常,没想到反响这么大。被救治患者情况已好转,可以自主呼吸了,“我们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在坚守自己的岗位,毫不退缩、畏惧。”

患者病情加重呼吸衰竭

9名医护为插满管患者翻身

“当时就想记录下我们的工作,没想到这个视频反响那么大,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可以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团队,看到我们医护人员做出的努力和付出。”韩淑芬没有料到自己随手拍的视频居然感动了这么多人,这一幕对于他们来说再普通不过了。

韩淑芬今年30岁,2011年从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她来到东莞市人民医院ICU做护士。今年2月1日,韩淑芬加入了战疫一线工作。“刚开始的时候,我也很害怕,但是跟战友们并肩作战这么多天,现在也不怕了。”

她告诉紫牛新闻记者,视频是一周前拍摄的,那天晚上8点多她和同事正准备交接班。“那位患者刚进来时用的是高流量通气(改善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氧合)的治疗,后来他的病情加重了,呼吸衰竭,医生就给他插了管,上了呼吸机,但他的氧合指数小于100,考虑到他的氧合情况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医生决定给他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

什么是俯卧位通气?就是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者人工徒手进行翻身,使患者在俯卧位的状态下进行呼吸或者机械通气,主要用于改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原理为有效改善通气血流比例,使背侧萎陷的肺泡复张,使肺及气管内分泌物在重力作用得到良好的引流,以及减少心脏和纵隔对下垂肺区的压迫。因此有利于患者深部及小支气管里的痰液引流,控制肺部感染。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诊治中,俯卧位通气被写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作为挽救治疗方法指导临床工作。

图片

医护人员在ICU抢救病人

韩淑芬说以前ICU里做这样的治疗一般只需要3-5人来操作,1个人抱头,1个人抱脚,再两三个人抱身。但是因为现在大家都穿着防护服,操作不便,而且患者身上又插了很多管子,所以就趁着交班时人多,9个人一起动手。“俯卧位通气治疗持续了将近10个小时,这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持治疗的重要手段,也是为了帮助患者赢得更大的生机。好在我们的辛苦是值得的,昨天那位患者已经拔掉了气管插管,可以自主呼吸了,精神状态也很好。”韩淑芬说。

图片

医护人员一起动手,为插满管的患者翻身

拍摄Vlog记录工作实况

克服种种困难,不再害怕

韩淑芬告诉紫牛新闻记者,这15秒的救治视频只是她Vlog中的一部分,自从2月1日进入隔离病区后,她就陆陆续续拍摄了一些小视频用来记录工作,前两天她把这些视频剪辑了一段2分09秒的Vlog,用镜头、文字记录自己一天的工作实况:

现在是晚上7:30,我已经穿上了工作服,戴好了N95口罩,还有一次性帽子,准备要进入病区,穿好防护服去交接班。

图片

韩淑芬护士时常用vlog来记录在医院的战“疫”生活

20:00进入隔离病房,患者床边交接班;

20:30同心协力为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

20:51执行医嘱治疗;

21:30使用对讲机与隔离病房外机动班沟通,传递用物;

23:00 调暗灯光,创造环境让患者入睡;

23:30 护理工作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整理记录、清洁病区;

00:21 交接班结束,排队等待脱防护服;

00:30防护服里面早已汗湿的全身;

01:25 回到住所洗漱,准备休息。

镜头里,从穿上防护服起,给患者做俯卧位通气治疗、执行医嘱、整理记录、清洁病区。从晚上8点进入病区,到脱下防护服、洗漱完毕,已经是凌晨1点多了。“慢慢习惯了,也就不觉得辛苦了。”韩淑芬说得很轻松,但是应该有很多个夜晚她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住所的吧。

图片

一般情况下,医护人员8点交接班

韩淑芬还记得第一次穿上工作衣、防护服的感觉:刚开始穿防护服很不习惯,很闷、很热,戴上N95口罩后,觉得整个呼吸都不好了,防护镜老是起雾,行动也会有影响,很难受。就是那种缺氧又缺水的感觉,有的同事还头痛,刚开始大家都不太适应。

一般情况下,韩淑芬和同事都会提前半小时到岗,因为穿防护服是比较讲究的事情,他们都尽力克服这些问题,现在一个月下来,他们基本上都习惯了,穿脱防护服也更加得心应手了。

“我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大家都能回归正常的生活,可以跟亲朋好友相聚,可以脱掉口罩,跑到户外去感受风,感受阳光,感受蓝天白云,非常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在Vlog的结尾,她说出了自己的愿望。

患者治愈后的一句“辛苦了”

让她充满了幸福感

刚开始进入隔离病区时,韩淑芬的家人是担心的,“我就给他们做知识普及,只要我穿好防护服,其实感染的几率不大的,他们了解之后,对我工作也表示支持和理解。”这个视频受到关注后,韩淑芬父母觉得“自己女儿在一线工作,很自豪!”

这一个月,韩淑芬看到患者从病重到情况好转、转入普通病房,是她最开心的时候,病人的一句“你们辛苦了”让她充满了幸福感。最近,他们陆陆续续收到了很多感谢信,“有很多治愈出院的患者给我们写感谢信,前两天,有位基础病比较多的老人坐在病床上手写了一封感谢信给我们,虽然他的字迹很潦草,但是我们看了都觉得很暖心,经过治疗和护理,老人已经转危为安了,这是我们收到的最好礼物。”

韩淑芬说有一位男患者很害怕打针,但当他了解到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的血浆可以用于患者救治时,就表示自己治愈后也要去捐献血浆,打针嘛忍一忍就过去了,“因为别人帮助了他,他也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那位患者出院后还给韩淑芬所在医院捐了防护物资,“病人知道我们的辛苦,什么都值得了。”

图片

医护人员在忙碌

ICU作为患者救治的最后一道防线,ICU医护经常会遇到十分紧急的突发状况,危重症患者的生死往往就在一瞬间。为了挽救生命,他们每天都在与死神殊死搏斗,工作不能有任何懈怠,“我们吃饭都是狼吞虎咽的,秋风扫落叶一般,快速吃完继续战斗。所有的护士,在家都是‘娇娇女’,到了工作岗位,个个都是‘女汉子’,力气都不小。我们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在坚守自己的岗位,毫不退缩、畏惧。”

从走进ICU的那一刻起,她就知道自己的责任,9年来,即使工作再辛苦,再困难,她还是尽职尽责,“在ICU工作的体会就是要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很多人想活下来,但因为生病,没有办法,很多病现代医学还治不了……我也哭过,但擦干眼泪,还是要继续加油!”

紫牛新闻记者|万惠娟

编辑|张冰晶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视频 受访者提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

您有新闻线索,欢迎点击爆料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