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事 | 防疫漫画幽默科普新冠肺炎疫情知识
2020-03-01 23:10

什么是“核酸检测”,口罩到底是怎样将病毒“拒之门外”的?这一阶段,大家没少从各种新闻报道中见到这些专业词汇。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对医学知识的需求猛增,但艰深的医学术语却很容易令人望而却步。漫画科普创作团队“混子曰”选择用漫画的形式,将大家不太容易理解的病毒专业知识画了出来,通俗易懂,全网爆红。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熔喷布在漫画里都有了自己的“人设”

“混子曰”发布的这组防疫科普漫画,精细到了每一种病毒或是DNA的“人设”。新冠肺炎病毒是个留着“飞机头”发型的卡通小人,口罩中最重要的滤材熔喷布则是个浑身充满力量的漫画斗士。于是,“飞机头”大战“斗士”的故事就这样展开。在一个合格的口罩里,最外层和最内层是无纺布,负责挡住灰尘和吸收水汽。中间一层是高端的熔喷布,“飞机头”试图穿越无纺布与熔喷布构成的层层障碍,却被“熔喷布”斗士打趴,口罩阻挡病毒过程,一下被描述得简单明了。


“混子曰”团队供图

另一组漫画科普得更加细致,主题是关于出镜率最高的短语“新冠肺炎确诊”。核酸检测、试剂盒这些名词,原本只存在于医学生的教科书上。但在漫画中,医学名词全部拟人化,都拥有了自己的形象。包裹着核酸皮袄的新冠肺炎病毒,被放到试剂盒里以后顿时“现原形”,成了光着膀子的羸弱形象。试剂盒检测中的“引物”,就像一个“敢死队员”,穿着防护服,潜入试剂盒中,按照“通缉令”上新冠病毒的模样,把这个光着膀子的病毒给揪出来,这一过程便是核酸检测的基本原理。从严肃的医学检测过程中,提取精华向读者进行解读,无疑是公众科普的一大进步。

此外,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很多热门词汇,如粪口传播、特效药、气溶胶传播等,漫画都逐一进行了讲解。一系列科普防疫的作品在全网传播,转发量极高。

网友急切“催更”:“漫画可以进教材了”

伴随着防疫工作的不断推进,“混子曰”的这组漫画也及时做着更新,幽默的呈现风格和丰富的知识,让坚持看漫画的网友像追剧一样形成了“依赖”,每一期看完都意犹未尽。“大肚肚喵呜”给予了最高级别的赞美:“建议编入义务教育的教材。”

知识型漫画的科普意图,网友照单全收。“MaggieM蔓”就是坚持看漫画的网友之一,“又被上了一课,无敌喜欢这个画风。”“时旅间行”说,“之前一直没明白细菌和病毒的区别,看完立马就明白了,这个科普够到位,还是混子哥厉害。”漫画的观众里不乏医学专业人士,他们的善意提醒让漫画显得更加严谨了。“蜜薰”给“口罩攻略”漫画补充道,“激素的使用其实不是支持免疫细胞,是抑制免疫细胞不要发疯,还需要加一个章节。”

其实,这不是“混子曰”第一次创作知识型漫画。早在2016年,他们创作的漫画“简到崩溃的欧洲史”就曾经登上过本版,全网走红。此外,诺贝尔奖等科学大事件,也成为了团队创始人“二混子”的漫画素材。“细胞自噬其实是个鬼故事”、“拓扑相变用一块橡皮泥解释就八九不离十”,再难懂的知识经过“二混子”深入浅出的漫画解读,都会变得通俗易懂。

创作团队中不仅有画手,还有“知识顾问”

记者联系上了“混子曰”创作团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至今已发布了11篇图文作品,4个短视频。选题都是根据大众的需求,结合新冠肺炎疫情热点来决定的。“平时我们常规的漫画创作周期是四周,因为是知识型漫画,所以大家需要学习一些背景材料和相关知识,做足准备。”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次疫情期间,为了更高效的创作,达到科普目的,创作团队整个春节假期都没有休息,加班加点,把原本的创作周期压缩到三天到一周的时间,就可以创作出一篇漫画作品。“大半夜我们的创作团队群里,都有伙伴在热烈讨论着创作话题。”

创作的主题是严谨的知识科普漫画,但团队的名称却颇为不羁,名叫“混子曰”。奇妙的反差让不少读者对“混子曰”的名称由来感到相当好奇。“二混子”告诉记者,之所以给自己起“二混子”这个网名,完全是因为很喜欢《我爱我家》里葛优演的“二混子”这个角色。“当时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会被许多人认识,等到发现大家都接受了这个名字的时候开始觉得有点不正经,但已经来不及改了。”

和四年前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相比,“混子曰”团队明显壮大了许多。曾经带着“培养出更多漫画家和科普作家”的目标而创业的“二混子”,如今已经拥有50多人的创作团队。这一次的防疫科普漫画,便是由团队中“混子谈命”小组负责创作的。该创作小组中,不仅有专业的漫画画手,还有具有医学和基因工程背景的成员,这样就确保了科普内容的准确性。相关负责人补充说,“漫画创作完成后,我们还会请权威医生或是行业专家进行审核,然后才会对外发布。”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