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头条】珠峰下跋涉6小时找网、雪山顶坐四小时上课,这些藏区学子令人心疼
2020-03-01 19:10

受到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院校都延迟开学,不少学校开启了网络课堂。但是居住在西藏偏远地区的同学们,却因为信号不好犯了难。95后西藏姑娘斯朗巴珍跑到零下3摄氏度的雪山顶上上课,在冰冷的石头上一坐就是四个小时;家住珠峰脚下的小伙次仁曲桑,凌晨4点就起床,骑着一辆旧摩托来回花费6个小时去乡里寻找网络;还有家距离拉萨市五六个小时车程的扎西卓玛,需要去村长家里“借网”,遇到停电就在山里转了一圈又一圈……这样的情况牵动着许多网友的心。据了解,这三个学生都来自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该学院现有青海和西藏的学生近2000人。得知这些孩子上网课情况的学校老师十分感动和心疼,目前,学院已经主动与西藏、青海方面的三大电信运营商联系,反馈情况以及告知联系方式,并通过短信方式告知学生,逐步解决同学们网络信号差的问题。

零下13°C的极寒,为寻网络他骑摩托车往返6小时

次仁曲桑是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的大二学生,寒假之后,次仁曲桑回到家乡西藏日喀则市扎西宗乡比列村,这里距离珠穆朗玛峰仅有49公里,海拔近4200米。近日,学校启动线上教学,他居住的村子网络信号十分不稳定,连发送信息都有延迟。如何才能上网课呢?次仁曲桑决定,骑着摩托车去到扎西宗乡“寻找网络”。

图片

次仁曲桑骑摩托车去乡里找网络

次仁曲桑告诉紫牛新闻记者,一般情况下,他凌晨4点就起床,然后带上手机、笔记本、水和食物就骑着家里的旧摩托车出发。走的都是珠峰脚下的土路,即便有了摩托车代步,来回车程也要花费近6个小时。次仁曲桑说,幸运的是,最近几天天气都还不错,只是偶尔遇到了下雪天气。“我们这边大概9点才有太阳,早上出发的时候没有太阳是挺冷的,最近气温大概有零下13摄氏度。”一路奔波到达乡里,他能赶上早上8点的第一节课。通常他都是找菜店、茶馆等地坐下来,有时候也席地而坐,把几块简单的木板当做桌子开始听课做笔记。“因为疫情的缘故,开门的店比较少,中午很少有可以吃饭的地方,所以我都是自己带些吃的。”

图片

珠峰脚下的路都是土路,他来回要6个小时

次仁曲桑告诉记者,自己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医护人员。初一的时候,他生了一场病,持续了有差不多四个月,村里医疗条件差,没有人知道他得的是什么病,后来父亲带着他去市里看病。“当时去了拉萨市的医院,那里的医生一看就知道是阑尾炎,医生和我说,你再迟三天的话可能就没命了!”次仁曲桑说,“医生给我做了手术,七天的时间,解决了我四个月的痛苦,还带来了我一生的希望,我就觉得医生相当了不起。从那时开始,我决心要当一名医护人员。”

图片

次仁曲桑的家在珠峰脚下

“因为我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没学过语文,基础很差,所以初中的时候只能上中专,2018年我参加专业对口考试,很幸运地被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招上了。我觉得在这里学习是一个很不容易的机会,我不想落后,想和大家在一个起跑线上,这也是我为什么每天跑这么远去上课的一个原因吧。”次仁曲桑告诉记者,从自己的家里到学校,他需要六天两夜的时间,先要从他家所在的比列村骑摩托车到达乡里,然后坐车到达县里,再坐车到达日喀则市,再辗转到拉萨市才能坐上火车,到达徐州后,还要转乘火车到淮安。“一般开学,我要提前好多天出发,在火车上的时间是两天两夜。”虽然很远,但是次仁曲桑觉得,每次去上学都是幸福的。能和老师面对面上课,能学习到更多的护理知识,就是离自己的梦想更进了一步。

图片

次仁曲桑把木板当桌子,坐在地上做笔记

不上课的时候,次仁曲桑就会在家帮忙,看看牦牛,做些农活。同时,也会和当地的村医一起,给乡亲们打针、输液、拔罐、针灸。“今天早上刚刚去给村里一个感冒的小伙打针。”次仁曲桑告诉记者,自己在来到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之前,在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就读,学习的也是护理专业,当时学校要求有8个月的实习期,他就到拉萨市的一个诊所里跟着老师学习。“我们村里只有两个村医,我从初中开始就学习这些,所以乡亲们知道我也懂这些,有人生病了也会找我打针。”

为了找到信号,她在山里转了一圈又一圈

家住西藏那曲市班戈县青龙乡加苏村的扎西卓玛,是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康复专业的学生,今年上大一。由于居住地偏远,自己家里的信号很差,所以从2月17日上课开始,扎西卓玛和同村的另外三个大学生,都需要跑到村长家里“借网”。扎西卓玛告诉记者,如果不去村长家里,就只能跑到附近的山顶去,信号会略微好一些,但走路要一个小时。“前几天,村长家停电了,我们就没能按时上课。当时急得团团转,因为我们这里停电,很多时候都会一连停上几天,我当天就和小伙伴们出发去山上找信号。”扎西卓玛说,当时他们绕着山脉转了一圈又一圈,从白天到晚上。直到夜里11点,她才借用微弱的信号回复了一条信息:“老师,我还在外面。”

图片

在村长家里“借网”学习的扎西卓玛

扎西卓玛说,她目前就读的康复192班,其实很多学生都是藏区的,也有不少学生家里信号不好,但是大家都在自己想办法多上课,“每一节课都是在帮助我们多吸收一点知识,所以我们也尽可能地不想错过。”

扎西卓玛告诉紫牛新闻记者,自己的父母都是牧区的普通牧民,不上课的时候,她就在家帮助父母放牧,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为什么学习康复专业?”扎西卓玛说,学医可以治病救人。聊起这次疫情,扎西卓玛表示,看到五湖四海的医护人员都去武汉救人,她很感动,如果是自己,也一定会去的。如今大一的扎西卓玛,可以说才刚刚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但对于未来,她也有自己的想法,“我们这里是牧区,很多人都不太懂普通话,教育和医疗相对来说都比较差,所以我想毕业之后回到老家,可以为自己的家乡做点事。”

雪山顶找网上课,她在冰冷石头上一坐就是4小时

斯朗巴珍,是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康复192班的大一学生。家住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卡若区埃西乡岗村,海拔3400米,由于周围雪山环绕,地势低洼,家里信号不好,前几天,她徒步半小时到零下3摄氏度的雪山顶,教学视频画面才开始流畅。雪山山顶十分寒冷,地上都是皑皑白雪,周围茫茫雪山,荒无人烟。她坐在石头上冒着严寒,双手抱膝,一手拿手机观看视频听课,一手拿笔做记录,一坐就是4个小时。

图片

坐在石头上冒着严寒上课的斯朗巴珍

2月27日,紫牛新闻记者先是通过电话联系了斯朗巴珍,电话接通后很快就信号中断了。记者通过发短信留言,直到晚上才互相添加了微信取得联系。当问及前几天冒雪去山顶上网课一事,她回答:“中午的气温算比较高的了,山顶气温大概零下三摄氏度,早晚比较冷,但我习惯了。”斯朗巴珍告诉记者,自己是踩着雪,沿着陡坡爬到山顶,山上没有什么植被,也没有路,白雪覆盖在石块上。斯朗巴珍说,如果不能正常上课,怕自己跟不上学习进度,上网课的第一天就无法获得稳定的网络信号,不免心里焦虑。那天,她先辗转几处,网络都不能满足课程需要,于是她就拿起手机和笔记本往旁边的山上跑去。一路走、一路试,直到快要到山顶的地方,视频中的老师画面开始流畅。“能和同学们一起听老师讲课,这种感觉太好了!”她告诉记者,未来自己想当一名优秀的医护工作者。

图片

斯朗巴珍出发去雪山上找网

斯朗巴珍住的地方位于一处山洼,村里的居民居住的地方很稀疏,离镇上也很远,通往镇上的路是泥泞的土路。她在家里排行老大,还有弟弟和妹妹,家里主要收入是靠农牧业,自己平日除了要刻苦学习,还要帮父母料理一些家务。

学校老师:被学生求学的心感动学院正努力为学生解决信号差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那段斯朗巴珍在山顶上网络课的视频是她妹妹拍摄的,之后把这个视频传给了学校。当地移动公司得知这个情况后也很重视,很快,中国移动西藏公司昌都分公司工作人员询问了她的家庭住址。2月25日上午7点,昌都分公司网络部组织人员,经过7个多小时的跋涉,克服冰雪路面行车的困难,于当天下午2时许赶到斯朗巴珍所在昌都市卡若区埃西乡岗村下辖的自然村布格村巡检网络覆盖情况。斯朗巴珍居住的地方四周雪山环绕,气温较低,因地势等原因存在网络信号较差的情况。工作人员协同当地铁塔规划网络建设相关情况,昌都移动分公司市场部门也在实时跟进,并为斯朗巴珍免费充值了5G流量,在3月和4月还将免费提供50G/月的流量。

斯朗巴珍告诉紫牛新闻记者,经过昌都移动公司工作人员上门后,在她家居住地附近搭建基站,自从2月27日开始,她的家里可以使用4G信号了,自己可以和其他地区的同学一样用视频通话和上课,不需要爬到山顶找网络信号了,很感激工作人员上门帮助。据介绍,中国移动西藏公司也将会帮助像斯朗巴珍一样需要5G网络支持的同学及时复课,次仁曲桑也说:“我家里的网络问题已经圆满解决了,我可以更认真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了。”

据介绍,江苏对青海和西藏的援助项目中有教育援助,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现有青海和西藏的学生近2000人,该学院宣传部部长张军告诉紫牛新闻记者,自从学校启动“线上教育”,老师们发现不少西藏和青海的学生网络卡顿现象严重,那些孩子无法正常上线。“这些孩子普遍学习动力很强,而且刻苦,所以我们想办法要为他们解决问题。”张军介绍,学院发现问题后,主动与西藏、青海方面的三大电信运营商联系,反馈情况以及告知联系方式,并通过短信方式告知学生,网络信号差的问题应该很快就可以得到解决。“看到中国移动昌都分公司工作人员长途跋涉的视频,前往帮助建设基站,他们吃了不少苦,我挺感动的!”张军说。

另悉,为了让困难学生安心上课,淮安移动、电信、联通为每名困难学生各送50G的流量,其中西藏和青海的学生只要使用淮安号码的也得到资助,目前,共有961名学生得到了流量资助。

家里的网络得到了解决, 斯朗巴珍还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所有帮助她的老师、工程师叔叔们。

感谢信亲爱的老师们、工程师叔叔们、关心我的朋友们:

你们好!

我是家住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埃西乡岗村的斯朗巴珍,是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康复192班的一名学生。前些天,妹妹帮我拍的在雪山顶学习的视频让我受到了很多的关注,看到中国青年报网友们的评论鼓励我特别感动,我妹妹都激动得哭了。因为家乡四周山雪环绕,而且地势较低等原因,上网课特别不流畅。所以我每天要去山上找网学习,常常要在山上坐上三四个小时。学校老师知道像我一样同学的情况后,为我们录制了上课视频,去雪山顶上课的事情也因为报道让更多人知道了。而且,我真的没想到,西藏移动的工程师叔叔们在知道我的情况后,立马赶来为我家通了网,在这样疫情时期,我特别感动。现在我的家乡可以终于可以用4G网络啦!这不单单方便了我的学习,还帮助到了我家乡的网络问题,我想对所有帮助我们的老师和工程师叔叔们道一声真诚的感谢:谢谢你们的帮助,你们辛苦了!谢谢学校的关心,谢谢中国青年报的关注,让我的事情被这么多人知道,也谢谢西藏移动的帮助,帮我们解决了网络问题还赠送了免费流量和套餐,感谢老师对我们的关爱,为我们录制课程视频。感谢网友们的关心关注和鼓励,每一条评论我都认真看了,我会加油学好功课,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救死扶伤,拯救更多的病人。现在正是藏历新年期间,对此,我向你们表达最真心的祝福!祝你们罗萨扎西德勒!愿你们永远健康快乐,幸福安康!

此致敬礼  

斯朗巴珍2020年2月29日

紫牛新闻记者|任国勇 张冰晶

编辑|张冰晶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视频 受访者提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

您有新闻线索,欢迎点击爆料

你可能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紫牛头条】对话武汉"药侠叔叔":药不能断,非常时期做好小事就是做大事

【紫牛头条】南师大教授自驾赴汉加入"十三太保",他们研制的"神器"让病毒灰飞烟灭

【紫牛头条】跨洋斗诗!芝加哥华人志愿者与武汉医生"斗"得不亦乐乎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