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噶尔县白玛吾金:一座桥一个人,三十八年的守护
2020-01-19 20:52

 一座桥一个人,三十八年的守护

——噶尔县白玛吾金老人的守桥故事

图片

图为白玛吾金老人向国旗敬礼。记者 耿锐仙 摄

编者按:

新春将至,年味渐浓。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20年令人格外期待,我们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决定性基础。在刚刚胜利闭幕的自治区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为今年我区各项工作明确了方向、确定了路径。自治区两会精神如何落实?农牧区又有哪些新气象?农牧民又有哪些新收获?本报今日起推出“新春走基层”,组织记者走进田间地头、草原牧场和工厂车间,走进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用笔和镜头捕捉这个春天里的团聚、期盼和坚守,集中反映广大干部群众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精神面貌和实际行动。敬请关注。

一座桥、一个人,一守就是38年。

阿里地区噶尔县扎西岗乡鲁玛村,有一座修建于1964年的拱形桥——鲁玛大桥。守桥人白玛吾金的大半辈子都与这座桥联系在了一起。

新春将至,记者远赴阿里。初见白玛吾金老人,他面带微笑、手拄拐杖、皮肤黝黑、眼神坚毅。见到记者时,白玛吾金还举起右手向我们敬礼,含笑迎我们进屋。

老人守桥居住的房屋外墙上,“听党指挥、不辱使命、履职尽责、严密防守”几个斑驳的大字见证了这座桥、这位守桥人的故事。

“共产党带领我们翻了身”

1953年,白玛吾金出生于扎西岗乡鲁玛村一个农奴家庭。那时西藏刚刚和平解放,黑暗、落后、残酷的封建农奴制度还没有被废除,广大农奴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白玛吾金回忆:“有件事我印象很深刻,有一年收成不好,我父母交不上税,农奴主就用棍子打他们。那时候的我们经常吃不饱、也没有衣服穿。”

人民解放军进藏后,大力开展群众工作,民主改革让广大农奴翻身做了主人。“那时候我没有衣服穿,‘金珠玛米’就把自己的衣服给我,还发面粉、干粮,晚上冷了,就躺在他们怀里睡觉,是共产党、解放军让我感受到了大爱和温暖。”白玛吾金说。

因为从小受到解放军的影响,白玛吾金自小就立下了参军的志愿,一心想报答解放军的恩情。1972年,白玛吾金到新疆叶城进行培训,准备入伍,但因身体原因没能通过体检。后来,白玛吾金就在当地加入解放军车队当上了修理工。在白玛吾金看来,虽然没能入伍参军,但能在军队修车也是件很光荣的事情,作为农奴的后代,要一辈子跟着共产党走。

“守桥让我很光荣”

扎西岗乡地理位置特殊,鲁玛大桥是阿里地区札达、普兰、噶尔三县来往的必经之路,距离边境直线距离只有38公里,是通往边境的重要关口。

1982年,白玛吾金回到扎西岗乡鲁玛村安家落户,成为了一名民兵。同年,白玛吾金与另外两名民兵被派往鲁玛大桥,担任守桥工作。

一年后,另外两人因条件差、待遇低离开了,剩下了白玛吾金一人驻守。

“过去生活条件差,能去守桥是政府对我的照顾,而且鲁玛大桥是共产党建的,能来守桥,我感到非常光荣,听党的话没有错,所以我从来没有想过离开。”白玛吾金说着当时守桥的决心。

升国旗是老人守桥38年来每天必做的事。

每天早晨,没有伴奏,白玛吾金唱着国歌把国旗升起来,待到傍晚再将国旗降下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鲜艳的五星红旗一直在鲁玛大桥上空迎风飘扬。“国旗代表着国家,我期待着每天早晨的升旗。”白玛吾金告诉记者。

守桥不仅仅是保护桥梁不被破坏,还要对来往车辆、可疑人员、走私物品做例行检查。1983年,他在桥上挡获两名可疑分子并移交给公安机关;1993年,他配合公安机关查获一起重大走私案件,并获得表彰奖励;2014年,他阻止了一名形迹可疑的偷渡者……

几十年如一日,几十年就一人。白玛吾金已记不清在鲁玛大桥上巡逻了多少次,但老人在守桥期间配合公安机关查获可疑人员近百人,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大桥的安全,也守卫了边境的安宁。

“只要干得动,会一直守下去”

日月更替,冬去春来,桥两边曾经沙尘弥漫的土路变成了平坦的柏油路,生活也变得富裕了。

38年的坚守,白玛吾金舍弃了与家人的团聚。他常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共产党给的,没有共产党,我还是个农奴,党的恩情像父母。”

总是满怀感恩之心,总是不忘感激之情。村党支部让白玛吾金结合“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给村民们讲讲体会,他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是共产党、解放军给我了第二次生命,守好桥就是我的职责。”

前不久,白玛吾金的老伴去世了。老人处理完妻子的丧事,又回到了石屋继续守桥。

逝去了青春容颜,不变的如磐初心。白玛吾金用38年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诠释了一名普通群众对党、对祖国无限的热爱。“若我的身体允许,我还会一直驻守。若有人来接替守桥,我会将我的一些工作经验传授给他。”白玛吾金告诉记者。

谈及白玛吾金,鲁玛村第一书记格桑多杰满是敬佩:“他把鲁玛大桥当作他的生命去守护。他常常说,共产党是大救星,他这辈子就跟定共产党了。”

挥手告别老人,回头看那座桥、那所房子、那面国旗,老人佝偻的身影如山一样伟岸。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