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头条】知名电影人登报悬赏百万,为98岁老父寻找母亲下落
2020-01-14 21:42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奶奶苏晓卿,你在哪里?爸爸98岁了,他一生都在找你……”近日,在扬子晚报等报纸上,一条十分感人又蕴藏着故事的寻亲启事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据了解,发布这条广告的是投拍过《观音山》、《后会无期》等电影的知名电影制片人方励,他悬赏100万元,只为寻找到自己从没见过的奶奶。他说这也是在尽最大可能帮父亲实现一生的心愿。老父亲今年98岁了,对于他的母亲,没有什么印象,因为1920年代母亲离开自己时,他还没记事。因为奶奶是扬州仪征人,所以方励选择在扬子晚报等媒体上发布这条广告。

“父亲一生太厚重

奶奶是他一辈子的心结”

方励本姓黄,名黄方励,后随母姓方。方励的父亲名叫黄公望,对于儿子姓方,没有任何异议。因为,黄老先生曾经怨恨自己这个家族,年少时曾离开家庭,不愿再踏入黄家一步。其中的缘由,就是黄公望的母亲,方励的奶奶苏晓卿的投江自杀。

“父亲这一生太厚重了,出生在显赫的封建大家庭,解放前去美国留学,学成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没有给他留下多少印象的母亲,是他一辈子的心结。”方励告诉紫牛新闻记者,父亲出生在无锡,4岁被母亲带到西安。1938年在西安初中毕业后,去重庆南开高中读书,1942年在西北联大读大学。1948年去美国留学,回国后在成都工作,在铁路部门任高级工程师,后一直生活在成都。

图片

年轻时候的黄公望

小时候,方励经常看到父亲眉头紧锁、心事重重,还常常流泪。他13岁那年,父亲认为他已经长大,才将自己的心事和盘托出。那一刻,方励终于了解了父亲为何常年郁郁寡欢。原来,父亲是私生子,4岁时,被母亲带到西安的爷爷家。方励的爷爷出身西安望族,方励的曾祖父是前清武举人。民国时期,家族中在军队和政府部门任职的很多。

图片

方励和父亲的合影

方励对紫牛新闻记者说,爷爷年轻时常年在上海、江浙一带工作,结识并和奶奶相知。“父亲说,我奶奶是扬州仪征人,在当地唱扬剧,名叫苏晓卿。在那个年代,戏子是没有地位的,这也造成了后来的悲剧。”当奶奶带着年幼的父亲从扬州千里迢迢赶往西安投奔丈夫时,作为大家族家长的方励曾祖父拒绝承认,并将她赶出了家门。他们留下了孩子,因为从长相、气质上判断,孩子应该是黄家的。

方励的奶奶怀着绝望的心情独自从西安返回家乡,回到故乡后不久,投江身亡,香消玉殒。方励的父亲得知后痛苦万分,他想念母亲苏晓卿,也怨恨父亲的薄情寡义。这份怨恨几乎持续了他的一生,直到90岁那年才回到家乡,为他的父亲重立了一块墓碑。

一想到当年奶奶的艰难就心痛,

登报寻亲作最后的努力

1月13日,方励发微博表示,“家父今年98岁了,他一生都在寻找我奶奶的家族和墓地下落。今天我在报纸上登了整版寻人广告,希望帮父亲完成一生的心愿。家父于1922年出生于江苏无锡。奶奶苏晓卿因与爷爷的恋爱关系,不被爷爷在西安的封建大家族所接受,被迫与我父亲骨肉分离,大约于1927年绝望投江。迄今过了快一个世纪,我也知道希望很渺茫,但哪怕有一丝可能,我也不能放弃。”

接受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自始至终,方励的语气都很悲伤。他说,虽然13岁时就隐隐约约听说了奶奶的事情,但直到上个月,也就是2019年12月,他才从表弟口中得知了奶奶最后的经历:“当时20多岁的奶奶孤身一人带着4岁的孩子前往西安认亲,结果不被封建大家庭接纳,孩子还被扣下,在交通条件极差的上世纪20年代,她一个人是怀着怎样无助和绝望的心情独自从西安返回扬州的?我现在一想到这段往事,就觉得太凄惨、太悲伤、太心痛了,也就能够理解父亲那么伤心,寻找奶奶线索的心情是多么迫切了。”方励说,这一个月来,他一停下来就会陷在这样的情绪中走不出来,所以登报寻亲,进行最后的努力。

时间流逝,物是人非。方励的父亲渐渐老了,他不再轻易提起内心的隐痛,但方励知道,父亲寻找到奶奶家族后人,找到奶奶墓地,在有生之年到那里祭拜母亲,这样的想法一刻也没有消失过。

图片

方励的父亲黄公望已然年迈,但他一直心心念念要找到自己母亲的墓葬和族人。

曾在英国登报纸广告成功找到人

选择“节前档”有自己的考虑

至于为什么想到在《扬子晚报》等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方励告诉紫牛新闻记者:“这个做法有过成功先例。前年我在英国准备筹拍《里斯本丸沉没》这个纪录片,当时寻找后人很难,我尝试在英国的主流媒体三大报纸《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和《卫报》打了整版广告。当时刊登的内容大致是《你在哪里?寻找里斯本丸幸存者和他们的后人》,刊登了一个月吧,结果收获很好,帮助我们找到400个英军后人。所以看着父亲的身体状态开始衰竭,我就想到这个方法,我觉得传统纸媒的影响力很强大,这也是最后的机会了吧。”

方励说,选择纸媒刊登整版广告,是因为纸媒有视觉效果,也能有新闻点,而且《扬子晚报》是奶奶家乡的省级报纸,在江浙乃至全国都有很大影响力。另外,选择现在这个时间点刊登,是他刻意这么做的,因为快春节了,家庭聚会多了,大家族往来走动也频繁。希望这个寻亲信息能传播起来,更希望苏姓人家能互相传播,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到一点有用的线索。

图片

方励在扬子晚报上登的整版广告

父亲曾四次专程去扬州寻亲,

一次次失望后摇头流泪

方励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只要提到奶奶,父亲就会流泪,“奶奶是父亲一生的痛,父亲一直不愿意记录自己的身世,因为他不愿意回忆这段特别心痛的过往。”

在方励的记忆里,父亲专程回扬州寻亲四次,分别是上个世纪50年代、60年代、80年代,最后一次是1996年,他专门去扬州走访苏姓人家,最后一次待了两周,自己给了父亲2万多元“寻亲费”。进入新世纪,父亲逐渐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没法再远距离寻亲了。

“不过他走到任何地方,只要听到谁是扬州人,他就会追问,打听有没有认识的苏姓人家,但一直没有任何线索。”方励对紫牛新闻记者说,父亲一辈子都放不下母亲,每一次寻亲没有结果,说起来就流泪、摇头,特别是最后一次没找到,他不停地摇头流泪:“真的没希望了”,这让自己特别心疼。

此前方励作为电影制片人,也多次为他的电影来到江苏。说到对江苏、对扬州的情感,方励告诉紫牛新闻记者,虽然他出生在成都,祖籍是西安,但在他得知奶奶的事情后,只要碰到扬州人,都觉得分外亲切,这份情感是超过西安的,“只要遇到江苏人,我就会说我血液里有1/4江苏血统;遇到无锡的,我就会说我父亲出生在无锡;遇到扬州人,就更会说我跟你1/4老乡,奶奶是扬州仪征人。”

图片

方励与父母亲的旧照

当地警方:理论上存在找到线索的希望

但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由于离开奶奶时父亲还没记事,对于奶奶的容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情况没有任何印象。唯一的记忆,就是有一次,奶奶带他上街玩,自己掉进路边的浅沟了。目前的线索除了奶奶的籍贯和姓名,还有父亲舅舅的名字苏冬升(音),当年也有可能是他陪着奶奶去西安的。另外,父亲的姥爷是拉二胡的,老家是苏州的,后来落户到了仪征,“我觉得希望还是有的,如今网络发达了,还有先进的DNA技术。”方励说:“如果找到了,就是把父亲抬着,也要抬到他老人家母亲的墓前,让他和母亲告个别。我想,父亲该多高兴啊。”

图片

方励与父亲的合影

“苏姓在仪征是个小姓,在理论上说,能找到有效线索是有希望的,但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作为保障。”仪征警方一位人士接受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年代久远,上世纪初叶,没有有效的户口登记和居民身份证制度,单纯从“苏晓卿”或者“苏冬升(音)”这两个名字来查的话,肯定是没有结果的。经过统计,目前仪征城乡有苏姓家庭1048户,分布在城区和各个乡镇,按照家谱的方式询问排查,或者重点查询男性家庭,可以将总户数大为缩小,缩控到三四百户,即便如此,也有着极大的工作量,需要足够的人力、物力进行支撑。由于寻找难度比较大,警方目前会着手这方面考虑帮忙寻找。

“好在当事人还健在,通过DNA技术进行比对,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办法。”这位警方人士表示,采集可能性大的苏姓人士进行DNA比对,也是可行的。一旦比对成功,找到苏晓卿的墓葬,也就有了可能。

紫牛新闻记者|孔小平 陈咏

通讯员|雷宇

编辑|张冰晶

主编|陈迪晨

图片来源 受访者提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