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东南大学获7项国家科技大奖
2020-01-10 14:54

扬子晚报网1月10日讯(通讯员 唐瑭 摄影 刘莉 记者 王赟)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记者获悉,东南大学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4项。

图片

图片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龚维明教授团队负责的“深基础自平衡法承载力测试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龚维明教授于1996年率先提出“平衡点”理念,项目团队历经20余年,建立自平衡法理论及测试方法,研制了系列核心加载设备,形成了自平衡法承载力测试成套技术。该技术突破了传统静载法反力小、测试效率低等瓶颈,破解了新型深基础测试手段缺乏的困境。该技术已被国内外500多家企业应用于国内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和1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2000多个工程,解决了重大工程深基础承载力测试的技术难题,并创造了多项世界测试记录。

图片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吴刚教授团队负责的“混凝土结构非接触式检测评估与高效加固修复关键技术”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项目历经10余年,在结构检测评估、可控高效加固和复杂条件加固等三方面取得突破,形成了针对混凝土结构病害“精准筛查与诊断”、“常见病”高效快速治、“疑难病”有效精准治的技术体系。该项目首创了系列光学非接触式检测设备和技术,破解了大型结构变形病害快速检测和浑水中结构病害识别难题,发明了系列关键区域、整体结构损伤可控加固新技术,创建了严酷服役环境、水下、不中断交通等三种复杂恶劣条件下混凝土结构高效加固修复新技术体系,实现复杂条件下加固“经济、高效”。项目成果应用于全国90%以上的地区,并在铁路、公路等500余项重大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图片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加平教授团队负责的“现代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估与收缩裂缝控制关键技术”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混凝土收缩开裂是长期困扰工程界而未能有效解决的重大难题,项目组历经20余年,创建了多因素耦合的开裂风险量化评估方法,实现了现代混凝土开裂风险可计算、抗裂性能可设计;发明了4 类抗裂功能材料,定向、高效降低混凝土不同阶段的多种收缩;建立了高抗裂混凝土设计方法与抗裂能力调控成套技术,实现收缩开裂可控制。理论方法被20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采用。成果应用于兰新高铁、港珠澳隧道沉管、地铁车站等100余项重大工程,实现了地下空间、隧道、长大结构等无可见裂缝,推动了现代混凝土裂缝控制由被动修复转变为主动防治。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黄庆安教授团队负责的“高性能MEMS器件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6年“十三五”以来,东南大学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26项,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16项,稳居全国高校前列。在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的项目中,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