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吐槽,为啥孩子老爱选国外绘本,让我讲故事?
2019-12-28 23:07

当下,许多孩子都爱看绘本,但不少家长发现,国内绘本和国外绘本放到一起,孩子会挑出国外绘本让自己讲。这为啥呢?国内原创绘本太爱讲道理,总给人一种教训人的感觉,孩子一闻“味道”就不对!对这一话题,今日在宁举行的东方娃娃原创绘本论坛上,中国少年儿童阅读推广联盟主席李学谦认为,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批优秀绘本作家、画家和编辑,对原创绘本的宣传推广也逐步受到重视,但对照《小猪佩奇》这样的作品,咱们“儿童本位”的理念还没有落实好。实习生 马雯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图片

孩子们看的大半是国外绘本

影响孩子认同民族文化和后续学习

绘本是近几年少儿出版发展最快的一个品类。我国绘本出版是20年前从引进国外绘本开始的。刚开始,绘本出版以引进为主,欧美和日本的优秀绘本被大量引进,形成“爱心树绘本馆”“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启发精选世界优秀绘本”“蒲蒲兰绘本馆”等引进版绘本品牌。从2006年起,一批作者和出版人开始探索创作出版原创绘本。周翔创作了被曹文轩誉为“中国原创图画书优美开端”的《荷花镇的早市》;保冬妮创办原创绘本刊《超级宝宝》;熊亮提出“给孩子一个可以记忆的中国”等等。

但从整体上看,绘本市场依然是引进版占优势。据开卷市场监测数据,少儿图书零售市场绘本销售总码洋中,原创绘本占40%,引进版占60%。有研究者对2015年到2017年京东、当当、亚马逊三大电商平台3-6岁绘本销售排行榜做了分析,发现排名在前30名的图书中,有28种是引进版绘本。

如果孩子们看的都是国外绘本会有什么影响吗?“引进版绘本中的人物、故事、场景都是外国的,呈现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也是外国的,还有大量体现不同国家价值观、审美取向和生活习俗的各类文化符号,如美国绘本中身穿有美国国旗图案服装的人物、日本绘本中的忍者等。”李学谦说,这些都有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进而影响到孩子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

从孩子后继学习的角度看,“部编本语文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诗文的篇目,体现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价值取向,不改变绘本市场以引进版为主的状况,有可能使孩子早期阅读与他们将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的教育脱节。”

图片

学学《小猪佩奇》的“儿童本位”

不要人为给亲子阅读制造“障碍”

“绘本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幼儿。《小猪佩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部动画片和衍生的绘本写的就是小猪佩奇的日常生活,却倾倒无数中国孩子,值得我们借鉴。”李学谦认为,原创绘本的市场表现不令人满意,原因很多。有创作本身的问题,如缺乏图文俱佳的作者;有出版方面的问题,如编辑对绘本的理解不到位,协调图文作者、整合图文文本能力不足;也有推广、舆论引导等方面的原因,如各种排行榜、推荐书目一度偏重于引进版绘本。

“但这些都不难解决。作者、编辑队伍可以逐步成长起来,事实上,现在已经有了一批优秀的绘本作家、画家和编辑。对原创绘本的宣传推广也逐步受到重视。”李学谦表示,更重要的问题是“儿童本位”的理念还没有在绘本的创作、出版中得到很好的落实。

口头上承认 “儿童本位”容易,但落实起来不容易。李学谦提到,前几天参加国家出版基金2020年度项目终审,有一个原创绘本系列总体不错,符合资助条件,但里边一些话是幼儿难以理解的。比如“月朗星稀的夜晚”、“太阳公公气得要得抑郁症了”。“什么是抑郁症?学龄前孩子能懂吗?”再比如“这事儿真不咋的”,“转圈儿咬自己的尾巴尖儿”。“不知不觉中给孩子制造阅读障碍,这种现象在原创绘本中常常可以见到。”

别为“图省事”出知识性绘本,

也让孩子们在其中找到生活和同伴

这几年原创绘本多了,但市面上取材于我国民间故事、经典名著、传统节日和童谣的绘本很多,来自于儿童现实生活的不多。研究者对2016年国家图书馆少儿馆编制的中国原创图画书核心书目分析发现,100种绘本中,有53%以上题材来自于我国民间故事、经典名著、传统节日和童谣。之所以出现这种创作、出版倾向,有些是因为作者和出版单位“图省事儿”,但更多还与对绘本功能的认识有关。李学谦说,“我们希望绘本能像教材一样,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受到更多的教育。我不反对这类绘本,但只有这些,孩子在阅读中看不到自己、看不到同伴、看不到自己的童年,要想孩子更多地亲近原创绘本,恐怕是困难的。”

国内绘本,从题材到叙述方式,都有待进一步发展。原创绘本中,故事类、传统文化教育类的较多,涉及儿童身心健康、社会性发展、科学启蒙、艺术审美等方面发展需求的较少,尤其是原创科学图画书几乎缺失,不能适应儿童全面发展的需求。还不止于此,从叙述方式来看,也偏成人化。不少原创绘本的故事情节、故事发生的场景、表达方式远离儿童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使儿童难以理解。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