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与红楼,探寻不一样的南京
2019-12-26 17:19

 编者按:冬至前夕,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导苗怀明教授又带着师友会的同学们集体出行了。微凉细雨的旅行中,师生们闻到了民国的独特气味,也更近地接触到红楼的脉搏。“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师友相聚的精神愉悦,让学生们久久难忘。

民国与红楼,探寻不一样的南京

陈知/文

在这场伴着南京冬天的清晨的雨和雾赐予我们一个不一样的南京,朦胧而清新。十个同学也一同出行,乘上从南大到大行宫的地铁,从2019到民国与红楼,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第一站:大行宫地铁站
我们十个同学先老师一步到达大行宫壁画处,同学们也未能压住内心的激动,刚刚下地铁边开始四处瞧瞧这壁画,看看能够瞧出什么玄机。有同学猜测,那个穿着似是出家人的或许是自小在玄墓蟠香寺出家为尼的妙玉,那个伏案写字的或许是自称“蕉下客”的探春……一时间,各种猜想从同学的脑壳里蹦出来!
约莫几分钟后,交流谈笑声,踱步行路声,渐渐平歇,众同学抬头四顾,无不雀跃,缘是威风凛凛的苗老师远远走来,同众同学亲切问候。
老师见众同学先前沉浸于对金陵十二钗进行对号入座,便从这里给我们讲起,哪位是曾经叱咤贾府的王熙凤,哪些是“原应叹息”四姐妹……
老师说我们脚下站的地方就是是大行宫的心脏。确是如此,在大行宫的心脏处,同学们团在老师身旁,仔细听着神采奕奕的老师详细地介绍着,仿佛更进一步感受到《红楼梦》的心跳。

第二站:南京图书馆
欣赏完红楼的壁画,同学紧跟苗老师步伐,前往同学们期待已久的南图。转角的路口,看起来并无什么特殊,也没有引起来往行人注意,苗老师却在此止步,原来,我们脚下所踏的这块土地是有故事的一块儿土地!

图片
老师说,这是曹雪芹先生曾经走过的地方,这也是宝黛曾经有过争斗的地方,我当时也曾多次想象那时的曹先生如何在这片土地上体验他的生活,是嬉戏打闹更多,还是踱步沉思更胜?宝黛之间的争斗又该会是怎样一种情景?
穿过熙攘的街道,我们径直来到了中国第三大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抬眼望去,犹如一页绿色的帷幕挂在眼前,幽雅而庄严。从南京图书馆的外部形象来看,宝石绿的玻璃幕墙与中空弧形的白色铝板的组合,犹若金陵古城大地上嵌着的一颗宝石,也正如南图本身那样本是宝藏。每天都有众多的读者在这里读书与人生,浸在南图浓浓的人文气息之中。走进南图,被南图拥抱,亦是在感受生命的成长。
参观南图最有趣的地方之一莫过于苗老师带领众同学“潜入”南图地下参观六朝的文物!东晋的兽面纹瓦当、南朝的莲花纹瓦当……此时不禁想到《辞海》中对“当”的解释:“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即使是一小块作为传统建筑组成部分的瓦当也可以如此美观。匠人之手,具有化自然之凡物于人工之巧物的能力,瓦匠亦然。
隔着玻璃,地下南北朝车辙的痕迹依旧清晰,老师向我们比划着解释道,这种平行的辙印更便于车辆的行进,这与“车同辙”的规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多年来,无数的车轮碾过相似的痕迹,这种辙印就像是历史长出的皱纹,刻印在南北朝的面容上。
老师也骄傲地对众同学讲到:“曹雪芹都不知道他家地下居然有这么多宝藏!”今日我们一众同学却有幸看到这大世家地下的秘密!

第三站:总统府
在南图地下,我们发现了曹雪芹先生所不知道的宝藏,关于悠久的六朝的古文物。而接下来的总统府却是另外一派气象。垂直的围墙仿佛从地上生长起来,墙头处零零散散地伏着几片从旁边梧桐树上面落下来的黄叶,但是总统府的肃穆庄严的气质丝毫不减。
淅沥沥的雨敲打着梧桐,十个同学各自撑起伞,站在梧桐树下,团在老师周围,凝神听着老师细述总统府的前世今生。这里曾历经康熙、乾隆下江南浩浩荡荡的盛况,也曾遭遇湘军烧毁的劫难,处于“十年壮丽天王府,化作荒庄野鸽飞”的边缘。天国扩建的印记犹在,孙中山先生宣誓就职的余音尚存。它曾见证过辉煌,也曾历经了沧桑,给人无限想象。

第四站:江宁织造府
总统府的前世今生是一段充满唏嘘与感叹的历史,曹雪芹家的西花园江宁织造府同样藏着不一样的传奇。
这里是清代御用织造之所,是清代高超织造技术的代言;这里是曹雪芹先生的诞生之地,深深联系着红楼的笔触;这里还是康熙、乾隆二位帝王南巡的行宫,保留着有关帝王的历史记忆。

图片
而在众多身份之中,“织造”这一重更为突出。“织造,织造”必是承有织造之功能,江宁织造府不仅仅是有,更重要的是其技术之精湛。遥想当年,这里应是机杼常鸣,锦缎罗列。其中,最为出名的当是云锦了,锦纹瑰丽,似是“天上云霞”,故名曰“云锦”。
现今,馆内依旧陈列有云锦,承载着关于织造的记忆。有印着飞龙的金色衣袍,有印着各式花纹的边角衣料,也有文武官员的服饰衣褂,“服章之美”尽显织造之中,同学们皆感叹竟有如此眼福。如此非凡的织造技术被赞誉“机杼夺天工”尙不能为过。提及织造云锦的工艺,织造云锦的机杼当然是不能少。

图片
饱览华美的云锦,接下来便是机杼的“研究”。苗老师向众同学介绍如何由二人合作完成织造,这种生活虽是枯燥,排解之法亦是有的,那便是唱小调。想来在每日机杼声声中融着朗朗玄妙之音也是另一番妙象,织造劳动者是辛苦勤劳的,也是聪明且可以无限创造的!

第五站:1912街区
饱览了瑰丽的云锦,触摸了木质的机杼,更深地感受到织造的艺术,怎一个“妙”字了得!妙者诸多,“1912街区”这个名字当入选其中。
1912,会激起我们脑海里哪些历史印象?当然是民国,当然,是民国元年。这个以年份命名的街区曾经该是触动过多少人的心,方能在六百多个征集方案中拔得头筹?这个名字是民国的记忆,这个街区依旧有民国风吹拂而过。

图片
犹若上海的新天地,石库门门里门外,一步便可跨过的距离,却仿佛是跨过两个不同的时代,也像有着“京城夜色符号,酒吧文化鼻祖”之称的北京三里屯,它们都是一个时代潮流的外显,1912街区也是如此。
民国是南京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1912街区也成为民国文化的一张名片。老师向同学们介绍着这种独具民国风情的建筑,外面是有西方建筑风格又富有古典特色的拱形门,内部是氤氲着民国风气息的小馆。明灯摇曳的酒吧,西装旗袍的流动,烟者与酒客的交谈,从不缺席的人间烟火……这是我一路穿过1912街区,脑海中对民国时这个街区的想象。

第六站:科巷
欣赏了地铁站的壁画、南图地下的文物、织造府的云锦、1912街区的的特建筑,美景已饱览,对我们这一群吃货同学来说,美食自然也是不可或缺!今日群妖宴便是在吃货向往的地方——科巷!一个“味道大于名气”的地方!
作为一群吃货同学的老师,苗老师也是破有兴致地向同学们介绍这个神仙“菜市场”。这里是特别的菜市场,这里是吃货的天堂,也难怪有人写到:“大隐隐于朝,小隐隐于菜市场”!整条街就像一条线,串着紧密罗列的各色小吃店,试问哪个吃货能不动容?

图片
我们经过一扇狭窄的门,进去才发现另有一番天地,连老师都称赞道“别有洞天”!并不宽敞的空间,却有着独特韵味。冬日的米酒,微凉入口,像是饮雪入喉,这,该是冬天的味道,咂一口米酒,迎接明日冬至来访!
粒粒分明的帝王炒饭、酱香满溢的鳗鱼、皮酥肉劲的炸鸡,甚至是清新简单的青菜小炒,无一不是美食的味道,无一不是吃货所钟。老师与同学们在美食品味中已经开始计谋下一次师友会出行方案,是夜游秦淮河,激一番水波?是拿着小铁锹,挖一挖看看是否有古玩出落?还是看看鼓楼校园里藤蔓环绕的楼座……

【学生感言节选】
胡文卓:

作为一个北方孩子,这一天我真是太快乐了!走出了“九乡河文理学院”去看真正的南京城!我们一行人在现代城市的高楼大厦里穿梭,追寻着的却是曹雪芹的足迹。老师随手一指眼前的南博说“这就是贾宝玉的生活区啦”,两个时空重合交汇,我们好像站在时代之外去观摩曹雪芹的岁月光影。
我常常想如何真正的感受书本与历史上的人物,现在看来,最好的办法便是走他走过的路,即便是隔着时空万重。

仇诗婕:
苗老师说《红楼梦》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著作,贾宝玉的生活就是曹雪芹生活的影子,但实地参观过,只怕曹的生活比起宝玉,只会更加的奢侈。大行宫如今只能看到过去繁华的一点残影,这是历史的残酷所在,再如何辉煌的建筑,最后都终将消逝。但《红楼梦》能让曹雪芹,让那个年代的风味不朽。

丁雨婷:
走在繁华的南京街头,身旁是传里的人群和现代交通工具,可总也留下过历史的痕迹。正如南图地下挖出的六朝遗迹,车辙的痕迹鲜明,古代与现代总能找到独特的融合方式。

陈知:
大行宫壁画上面那十二金钗的形象似乎到现在还刻在同学的脑袋里;苗老师站在南图地下的那口井旁讲汲水经验的场面依旧记得很清;东晋的瓦当被雕刻得很是可爱;江宁织造府的云锦煞是美丽;还有,1912街区那天淋了一点雨,总感觉它有点委屈……

黄晟焘:
走在繁忙的大街上,很难想象这在钢筋水泥之下曾演绎过红楼诗话,更难想象在那之下还沉淀着六朝的遗迹。我跟在苗老师后面,走在历史上;我踩在浅浅的水洼里,涟漪淡淡地抹去我的脚印,正如她千百年前所做的一样。

邓怡敏:
一直都很喜欢苗老师这样的教学方式,寓乐于学,将课堂知识与实地考察有机结合。既要探访雪芹,便从大行宫出发,直至江宁织造,寻一段红楼遗迹。在这样的一场行走中,伴着苗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解,我仿佛对贾府有了更形象化的概念,也对金陵这个古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高雅儿:
身为一名江苏考生,我曾自诩熟悉红楼。但今日一行,我才大悟,对于经典,真正的熟悉、精通绝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点的记忆上,真正重要的是,走出书房,与经典的对话,重回当年场景,用心体悟“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背后的辛酸辛苦。

多高昂:
嗬!你看一个个都笑得合不上嘴啦。咱是个粗人,不太会说话,咱就会说,下次还来!下次还来!

樊思辰:
这次大行宫之旅,似乎在时代之中穿梭,想着名士的车马碾过六朝的车辙,想着雪芹在红楼梦中不断追忆的少年锦时,想着穿旗袍的美人在1912年的街区端起美酒。不知不觉间,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在烟雨中消散殆尽,我们都成为了认真寻山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寻觅到了浮动在光阴里的文化与故事。

胡忆浓:
如果问当年曹雪芹“你相信会有人从你家地底下钻出来吗?”曹公多半是将信将疑,或是吓得半死,但当我们从大行宫地铁站地下到路面上时,我想他估计会大喊:“诶呀!怎么会是你这苗大嘴和这些同学?!”不过我最直接的想法是:曹家的生活区怎么那么大?!若是当年曹雪芹青春期叛逆想离家出走怎么办?是不是走也得走上大半天才能出家门?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