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鹅们赶来赴约,上海“最后的处女地”引越来越多鸟儿过冬
2019-12-08 14:11

图片

九段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新华网 图

“看啊,小天鹅在打架了,抢地盘。”长江航道上负责驾驶公安艇的老船长聊起这些年年来到九段沙过冬的候鸟,就像旧友重逢。

12月4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塘路的三甲港出发,搭乘长江航运公安局上海分局公安艇航行一小时,又更换保护区管理署快艇经历40多分钟的乘风破浪,来到了这块上海“最后的处女地”。

位于长江与东海交汇处,这片原生自然湿地东西长46.3公里,南北宽25.9公里,由上沙、中沙、下沙和江亚南沙四个沙体及周边水域组成,总面积4.2万公顷,差不多相当于1/3个浦东新区。

2000年3月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上海市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并于2005年获批成为上海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图片

遗鸥。   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署 图

图片

小青脚鹬。 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署 图

这里是江海洄游动物的必经之路,更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多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在此栖息。守岛人、保护区管理署、长江航运公安民警……这些人们想要守护好这片野生动物们的自然天堂。

每一样工作都关系着生活在这里的生命

说起上海,人们的印象是繁华无比的都市;说起浦东,更是瞬息万变的金融中心,而这里则是一片“恒久不变”的天地。

芦苇密布,鱼蟹群集,成千上万的候鸟来此栖息觅食,弹涂鱼在滩地上跳跃。在浦东飞速发展的步伐中唯有这片自然天堂始终没有被开发。

“因为没有人,动物就多了。”驾驶公安艇的船长沈建忠每日在江面参与巡逻。正聊着,记者透过舷窗看到一队鸥鸟排成人字形从江面上低空掠过,对于观者的惊呼船长见怪不怪,他告诉记者,11月起这群“小家伙”就陆续来了,要待到明年开春才走。

为什么要来九段沙越冬?目前全球共有9条主要的候鸟迁徙通道,其中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是受威胁程度最高的一条。该路线跨越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22个国家,总长约12000公里,每年有逾5000万只水鸟迁徙。水草丰厚,底栖生物丰富,九段沙成了候鸟补充能量的驿站和水禽越冬的理想之地。

一小时后,公安艇到达保护区码头,只见一座绿色的两层高小楼紧挨着“上海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几个大字,矗立在一望无际的湿地上。

小楼右侧的基站提供了仅有的信号,只能满足电话和短信通讯,还有一台电视机,左侧的一排风车则是风力发电的“提供者”。这近似原生态的生活状况已经是更新过的状态,周围的水域因为处于长江和东海的交界处,都是咸水,守岛人在这里打下了300米的深井也只能用于生活用水,淡水饮用和食物还是要靠陆地的输送。

“听说今天有客人来了,他们特意给我们加了菜。”一同上岛的长江航运公安局上海分局宝山所副所长陈刚告诉记者,守岛人一共有四位,两人一班每7天进行轮换,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巡视保护区并向管理署及时反映情况,还经常给上岛的其余工作人员、民警等准备餐食。

图片

民警守岛人和管理署工作人员共同就餐  澎湃新闻记者 朱奕奕 图

当天中午,记者看到桌上摆了五个炒蔬菜一个紫菜蛋花汤,中间则是一盘颇为“奢侈”的红烧肉,而往常由于物资匮乏,两位守岛人也就炒个蛋炒饭配青菜,算一顿简餐。

图片

守岛人的小绿屋  澎湃新闻记者 朱奕奕 图

绿色小屋的一楼是厨房餐厅,二楼就是卧室。卧室里摆了不少床,除了两位守岛人,管理署的一些科研人员也会偶尔在此落脚。小楼的材质是木板和铁皮搭建的,阵阵江风还能透过缝隙吹入屋里。

午饭后是难得的闲暇时间,守岛人们坐在一起聊天,而这时观测人员钟起旌聊着聊着突然站起了身,掏出手机说:“不好意思,我得赶紧发个信息。”原来,他的工作就是每日在岛上定点进行三次观测,记录遇到了几只鸟,分别是什么种类,再汇报给管理署,此时正是他定点汇报观测的时间。

图片

观测人员的笔记本   澎湃新闻记者 朱奕奕 图

记者翻开了那本颇为沉重的牛皮本,最近的记录上写着12月4日,东方白鹳1只、麻雀1只、北红尾鸲1只、苍鹭1只以及白鹭2只。正是多名观测人员日复一日的记录整理成月报、年报,让管理署对岛上的物种情况越发清晰。

图片

可登陆的沙洲核心区  澎湃新闻记者 朱奕奕 图

岛上的常客还有管理署保护科5名工作人员,康亮是其中之一,他带着记者搭乘管理署的“敞篷”快艇靠近了核心区并成功登陆上了一块滩涂,“也是因为冬日是枯水期,这块土地才会露出水面”。

滩涂遍布比人高的芦苇,到了冬季微微发黄,配上天空和水面算得上是一处胜景。然而此地常年浸泡在水中,泥土湿软,人踩在土地上久了就会下陷,需要经常走动。

图片

底栖生物幼生期螃蜞   澎湃新闻记者 朱奕奕 图

记者观察到滩涂上散落着一个一个小圆洞,蹲下细听还有悉悉索索的声响,康亮说那是因为泥滩下面有底栖生物,光螃蟹就有70多种,幼生期的螃蜞仅沙粒大小,忙碌地在洞口进进出出。

康亮很善于寻找相对坚硬的“立足之地”,尽管如此他的裤脚鞋底也已经满是淤泥,他笑着告诉记者,等泥干了自然会掉落的,平时总穿一身黑也是耐脏,巡逻、处理非法捕捞船、新物种统计监测报告,每一样工作都关系着生活在这里的生命。

这些小动物在冬季“赴约”,让这里充满生机

然而4.2万公顷的保护区,管理署仅有25人,保护科5人,难免力有不逮。

图片

被毒杀的野鸭   澎湃新闻记者 朱奕奕 图

就在当天上午,康亮的同事从保护区的南片找到了四只被毒饵杀害的野鸭,其中一只遭到其他鸟类的啄食已经露出血肉。

他们每天都在和盗猎偷捕做斗争,守护生命的力量越来越强。

2019年11月12日,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首个“生态警务室”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长江航运公安局上海分局与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署深化联勤联动联建执法工作机制的成立,执法队伍日渐强大。

实际联合执法开始得更早。暗访,蹲守,民警说自己用的是笨办法,九段沙保护区全区严禁狩猎捕捞,可总有不法分子盯上这里。10月24日,上海分局炮台湾水上检查站、宝山派出所民警在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执法巡查期间,抓获3名大肆非法捕捞水产品的人员,当场缴获非法渔获物野生青蟹21.85公斤,蛸蜞146.5公斤。

长江江面虽不见大风大浪,然而水面下涡流暗礁密布,一旦落水就极为凶险,因而每一位执勤巡逻的民警都严格遵守着穿好救生衣的规则,每年还会遇上几次快艇搁浅、失去动力的情况,也只能稳下慌乱,及时向派出所求援。

冬日的风可以无休止地在这片土地上徘徊。“冬天还算好过的,其实我们更不喜欢夏天。”当日在岗的一位守岛人施卫斌说,夏日多虫,九段沙有种被当地人称作海狗的小虫,个头不大,但被它咬上一口,痛痒无比,长达一周才能消退。

图片

守岛人用风力发电装置。  澎湃新闻记者 朱奕奕 图

台风则“更不受人欢迎”,目前船只是向岛上运输物资的唯一方式,而台风不仅能隔断交通,还能毁坏风力发电装置。停水停电,断绝物资,曾有一批守岛人创下过连续17天守岛的纪录。

就这样,他们也不觉得日子难捱。本周值班的王德富和施卫斌都已年逾六十,退休后返聘来守岛。“这里连网络都没有,年轻人怕是待不住。” 施卫斌告诉记者从2004年开始九段沙就有了守岛人,大多是中老年,他们的一位同事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坚持了15年。

风景好,鸟兽为伴,吃得清淡健康,做一周还能休息一周,“哪里还有这么开心的活法”,王德富是这样调侃岛上的生活,他的须发和衣服上还遍布着白色的结晶,这是常年咸水咸风留下的痕迹。

王德富一边清理着午饭后的锅碗瓢盘,一边和施卫斌聊天,他们还在绿房子旁开辟了一小块田地想自给自足种点儿蔬菜,可惜这里经常涨潮,盐水倒灌菜苗都没活下来。倒是“自辟田”旁的三条狗长得挺壮实,他们是守岛人值夜班时的好帮手。

多方力量守护之下,在这块未经商业化开发的“处女地”上,生物多样性在不断丰富,根据2016年年报,九段沙现已发现浮游植物139种、高等植物56种、湿地大型底栖动物114种,鸟类210种,以及鱼类135种。湿地还能够净化水体、调节气候,九段沙生态湿地和崇明东滩,就像是上海的“左右肾”。

“岛上过冬的鸟肉眼可见的逐年增多了。”康亮在这里已经工作了5年,他告诉记者,这个冬天截至目前已有几千余只雁鸭、数百只小天鹅前来“赴约”,让这片土地生机盎然。

来源:澎湃新闻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