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之城:300位中外友人,冒雨徒步8公里,重走82年前南京安全区
2019-11-30 18:43

图片

“爱与和平之光,永远照亮这里!照亮这里!照亮这里!”《和平之光》合唱的旋律在草坪上唱响;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放飞和平鸽气球;300人分10个方阵整装待发……今天上午,“感恩·南京安全区”第四届国际和平徒步活动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大草坪正式启动。随即徒步活动开始,300名中外人士分10个方阵依次从这里出发,徒步当年南京安全区,用脚步丈量国际友人的大爱之路……

300人,重走82年前大爱之路

这是连续第四年“重走”

“命运托付了生命的希望,神圣使命,接引爱的光辉!爱的光辉!爱的光辉!爱与和平之光,永远照亮这里!照亮这里!照亮这里!”清早,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代表在大草坪上唱响《和平之光》;紫金草女孩和南京市少先队员代表向现场嘉宾分发和平鸽气球,大家共同放飞气球祈愿和平……“感恩·南京安全区”第四届国际和平徒步活动启动仪式在南师大大草坪上拉开序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937年11月南京沦陷前夕,约翰·拉贝、明妮·魏特琳、约翰·马吉、罗伯特·威尔逊等一批国际友人不顾个人安危留守南京,他们成立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保护了20多万难民免遭侵华日军蹂躏,他们以担当、坚守和抗争诠释了人性的光辉。为感恩这些无私帮助过中国人的国际友人,自2016年起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每年举办“感恩·南京安全区”和平徒步寻访活动,重走这条大爱之路,警示人们勿忘惨痛历史珍视和平。

“天凉了,我来为您系围巾”

这一路,历历在目,刻骨铭心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徒步活动正式开始,300名中外人士分10个方阵依次徒步当年南京安全区,开启了用脚步丈量国际友人的大爱之路——大家首先来到位于南师大校园内国际友人魏特琳女士雕像前,今年92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用颤抖的双手为魏特琳女士雕像系上紫金草围巾。9时35分,大家来到第一个打卡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五台山丛葬地,南京大屠杀期间,这里是遇难同胞尸骨丛葬地之一,1988年建立纪念碑;10时,参与徒步的中外人士来到第二站:南京市小粉桥1号拉贝故居,这个著名的处所也是每年徒步南京安全区的必经地,当年拉贝先生曾在这里修筑防空洞,小小的院落里救助了600多名难民;10时44分,大家到达第三个打卡点:宁海路5号,这是当年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部所在地,《拉贝日记》中收录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报告、信件等均注有“宁海路5号”的字样……

这时,天空飘起了小雨,300位中外徒步人士冒雨前行,继续一站站“打卡”,在上午11时20分许,第一批徒步者回到南师大随园校区大草坪,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阮定东为大家颁发和平纪念牌,分发紫金草花籽,让更多人把和平之花紫金草花籽带回家,让它在大地上生根发芽……

如果你错过了此次徒步,

请注意!还可以参与线上徒步

“我们通过行走八公里的形式,来怀念和感恩国际友人曾经对我们的救助,把他们永远放在心里,共同珍惜当下的和平。”活动现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道。

图片

用脚步丈量大爱之路,“感恩·南京安全区”国际和平徒步活动今年是第四届,现场我们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比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老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副馆长凌曦,拉贝纪念馆馆长杨善友、博西公司董事长盖尔克……但也有不少年轻的面孔是首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比如今年刚进入南师大求学的保加利亚留学生柯熠熠就坦言自己来中国学习汉语就是为了多多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对于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她希望通过参加此次活动和以后更多的活动能够有更深的了解,以后告诉更多人历史真相;同样是留学新生的炎春丽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她告诉记者自己了解过日军侵华这段历史,认为重回历史地点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让我们知道和平有多么重要,珍爱和平!”来自奥地利的莱恩斯高中毕业后就来到中国,目前在拉贝纪念馆做为期一年的国际志愿者,他对这段历史也有相当的了解,平时他在馆内做很多德语、英语等文件的翻译工作及帮忙外国参观者做翻译,他表示参加这次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和收获,“祈祷世界和平”。

图片

如果你因为时间等原因错过了此次徒步活动,今年比往年增加了线上徒步环节:今天起至12月15日,大家用咕咚app记录数据,在任意地点徒步达到8公里,即可解锁虚拟奖牌。(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

图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艳 文

摄像:杨恒国 杨泽华 赵雨晨 朱信智 张笑疾 陈金刚

剪辑:赵雨晨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