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开幕 以人文视角寻找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
2019-10-29 22:52

由光明日报社、江苏省委宣传部、无锡市委主办的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10月29日在无锡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张碧涌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主持开幕式。

图片

本次论坛以“文脉传承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主题,旨在从文脉传承的历史视角、国家战略的宏阔视野,审视和探讨江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当代价值,提炼和展示江南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促进江南文化的传承发展和转化创新,提升江南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论坛期间,将举办一场主论坛、十场分论坛和一场圆桌会。来自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来自英国、俄罗斯、奥地利、德国、法国、加拿大、美国、日本、韩国等10个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90多个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的400多位专家学者和嘉宾,将围绕主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文化对话和交流。

开幕式结束后,举行了论坛主旨演讲。学者们围绕阳明心学,文化、政策与发展,文化间的伦理感通,江南文脉与大学精神,江南文脉与东亚文明等主题展开交流与研讨,奉上一场思想和学术的盛宴。

图片

1、成果发布

“大案牍术”替钱钟书爷爷“正名”

开幕式上,“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重要成果之一《江苏文库》第二批成果182册图书发布,包括《书目编》28册、《史料编》40册、《方志编》42册、《文献编》40 册、《精华编》22册、《研究编》10 册。《江苏文库》数据库正式上线。

从去年推出的 86 册到今年的 182 册,不仅仅是量的飞跃,更意味着《江苏文库》六编齐头并进,已进入可持续出版的轨道。这套令人震憾的志书背后,是当代116位专家学者,足足14年的研究和整理,堪称江苏文坛上,价值斐然、前所未有的“大案牍术”。

《江苏艺文志》初版与增订本出版时间相距四分之一世纪,文字内容增加了近一倍。"《江苏艺文志 · 无锡卷》主编、南京图书馆国学研究所所长徐忆农表示,本次增订还对原书中的一些错误进行了修改。比如“炯”和“烔”,只差一横。钱锺书的爷爷钱福烔,就因为一横总被后人写错名字。在修订《江苏艺文志 · 无锡卷》时,徐忆农把钱锺书爷爷的著述也收录其中,查询钱钟书家谱后这回写对了。

图片

2、大咖论道

江南文人创新“文化产业”

下午举行的高端论坛上,来自文学、哲学、美学等不同领域的知名学者汇聚一堂,阐释自己心目中的“江南文脉的文化符号与精神标识”。

金圣叹评点群书,以《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为“六才子书”。在文学批评领域,金圣叹取得杰出成就,点评的《水浒传》更是成为难以逾越的经典。搞“文化产业”的李渔写剧本,印书出版,排练戏曲,组织戏班演出,甚至在园林造景方面,都有独特的见解。在南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教育部中文教指委主任陈洪教授说,在中国古代社会,通过科举走上仕途,是很多知识分子的选择,但这两位分别来自江苏苏州和浙江兰溪的文人却自觉地疏离和规避科举道路,为自己设计了另类人生路线。他们用自己的人生诠释‘另类与创新’,展示了江南文人的风采与风骨。”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长江学者朱万曙认为,江南文人用他们的人生实践完美地诠释“家与国”的辩证关系。从唐代开始,物产丰饶、水产丰富、人杰地灵的江南就是人们心向往之的诗意栖居地,唐代诗人韦庄的《菩萨蛮》里说:“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家庭生活是温馨的,但每当国家危难之时,江南文人总会挺身而出。朱万曙说,“南宋时陆游、辛弃疾等爱国诗人,他们的爱国诗词书写着他们对国土沦丧的忧愤。无锡东林书院内,‘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记录着江南学子对国家的赤胆忠心。明清鼎革之际,有太多的江南文人振臂高呼,壮烈殉国。江南是安宁温暖的家,但江南人从没有忘记国家,在审视江南文脉之时,要认识到家的江南和国的江南是融合统一的。”

图片

读书就是江南人的美好生活

古老的江南文脉,不仅存在于历史之中,更应当以一种鲜活的姿态活在当下,融入美好生活。在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高端对话中,国内多位知名专家就江南文脉与美好生活的关系进行了一番饶有韵味的对谈。

“江南文化是开放包容的文化,江南人在思想观念、文化技术等方面常常引领风气之先,创造了美好生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冬说,“绘画方面有一种江南图式,影视方面有一种江南叙事,但江南更重要的是一种审美的价值取向,精致、唯美、平和、细腻、温馨,这些美好品质,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中的优秀部分。”刘伟冬说,“当前,中国文化已经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要把江南文脉这样的自信姿态延伸下去,将更多中国的文化语言,以及观念与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地去。”

“读书”,则是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程章灿所拎出的江南文脉关键词。“沉浸在书香当中,这就是江南人的美好生活。”他说,江南书籍世界的源头,可以一直追溯到春秋时期,孔门唯一来自江南的弟子子游就以“文学”见长,这也奠定了江南人善于读书、热衷典籍整理与传承的传统。编书、抄书、藏书、著书,凡是与书有关的,几乎已经成了江南人孜孜不倦的生活方式。

图片

解码工商江南长盛不衰的密码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江南文化与工商文明”高端对话上,专家们解码江南工商业繁华富庶的秘密。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学首席专家周武指出,从江南工商文明的历史底蕴来看,江南在宋代之后便成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19世纪末张謇的“实业救国”,上海开埠后的经济腾飞,改革开放后江南地区更是迅速绽放其特有的魅力,江南持续繁荣富庶、日新又新自有一套“密码”:“开放、融汇和市场化,这三点可以说是江南文化的特质,是工商江南长盛不衰的密码,也是长三角这个区域共同体赖以成立的灵魂。”

首先是江南与生俱来的开放基因,这一点是吴文化和粤文化的显著不同。其次,江南有一种超强的融汇和兼收并蓄的能力,融汇东部和西部,融汇徽文化、吴文化、越文化,我们讲江南的文化史就是一部不断融汇的历史,到近代以后更融汇东西方文化,上海的海派文化就是江南文化跟欧美文化融汇的产物,它的精神也是融汇。只有跨界吸收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优质文化资源,江南文化才能做大。第三个特质是市场化。江南一直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非常发达的区域,即使是这里的戏曲、小说,也是通过和市场紧密结合,进一步助推其繁荣。

图片

3、西方视角

江南文脉论坛为发展提供人文视角

西方视角如何看待江南文化提供的智慧资源呢?“我们说高山流水,高山和流水这样的印象就是对于高尚情操、高德情操很好的理解。”著名哲学家、维也纳大学特聘教授格奥尔格·斯坦格教授指出,中国学者的思想已经被各个国家所应用,这样的中国哲思不仅仅是中国,更是全球的,“不是说因为是古人提出的就过时了,我相信在现在也是有现实意义的。”

斯坦格介绍说,当下许多文化领域有许多优秀学者已经开始展开了自己的研究,比如中国文化中对人的自由、人的解放的理解和研究也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他希望立足于自己本身的西方文化而更好借鉴中国文化中的精华,并加以继承。

莫斯科大学教授、俄罗斯哲学学会第一副会长亚历山大·N·丘莫科夫则说,“俄罗斯的中国问题专家布鲁夫教授曾对我说,你没去过中国就不会真正了解中国,也会因此不了解世界。”丘莫科夫说,“他说这话在20多年前,这20年来我来中国30多次,从心底里觉得他说得太对了,现在的中国对世界具有非凡的意义,是全球化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也是全球现代化事务中的重要一环。”

他还说,“今天我们需要达沃斯年会这样的经济关切,但更需要江南文脉论坛这样的人文视角,来寻找社会问题的解决和发展之道,这更加以人为本,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全球化过程中,我们要特别关注道德和精神层面的价值,以人为本应该被作为全球化的终极目标,而经济发展只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之一。”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邵丹 赵亚玲摄影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