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教授的文化简史|秋裤及腰,胜过桂圆枸杞,八一八中国古人的保暖时尚
2019-10-27 10:54

图片

图片

图片

最近气温下降明显,大家注意防寒保暖。此前被网友戏称“逼疯手语老师”的央视主播朱广权,在节目中再开“金口”献上温馨提示,一秒变“妈”催你穿秋裤:“据说,把秋衣秋裤都穿上,是对降温起码的尊重,而且秋衣要扎在秋裤里,秋裤要扎在袜子里。秋裤及腰,胜过桂圆枸杞……”

紫牛新闻平台“名家艺谭”工作室推出的专栏“侯教授的文化简史”,本期就来八一八中国古代“秋裤”保暖简史。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没穿秋裤遇寒流”,每到秋深冬近,人们就会忽然记起衣服的原始功能——保暖。一句“你穿秋裤了没”,也开始成为朋友们对你身体的最大关怀。正所谓,有种冷,叫做“忘穿秋裤”!

实际上,我们又爱又恨的“秋裤”是个舶来品,出现在国人的生活中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情。那么,没有空调没有秋裤的古人,靠什么样富有创意的保暖方式,穿着什么样类似今天秋裤的保暖衣物,挨过一个个寒冬呢?我们来简单聊一聊。

1 衣服本来就是为了“避寒暑”

在中国,衣服随着文明演进有着漫长的发展史。最早的时候人们在身体上涂抹图画,再后来用动物皮毛覆盖身体,再后来学会了缝制加工毛皮,更能保暖,这是大概一万八千年前的事。再后来,人们才发明了纺织物,学会了缝制丝布衣服,这大概是六千年前的事。

在古人的记载和传说中,一般认为是在黄帝时代发明了“衣裳”,上半身穿的叫“衣”,下半身穿的叫“裳”。《释名·释衣服》记载:“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下曰裳。

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也就是认为“衣”字就是“依靠”的“依”,人们靠它来“避寒暑”,因而才有“衣”这个名字。

从出土的彩陶图案来看,当时的上衣大都是交领右衽,下裳则类似围裙。一直到西周的时候,才出现衣裳连属的“深衣”。

在中国,衣服很早就有了“避寒”和“遮蔽”之外的功能。早在夏商时期,它就已经是“昭名分、辨等威”的重要工具。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等级的人要穿不同的衣服,衣服就承担起管理和政治职能了。

2  中国最早的“秋裤”是“开裆”的

图片

上面提到,最早中原地区的古人无论男女,下半身都穿类似裙子的“裳”,所以并不穿裤子。但裳显然并非是保暖的最佳选择,所以先秦时期,中国人会在裳的下面再穿一种叫“胫衣”的衣服。

胫就是小腿,所以这种“胫衣”只负责小腿,大腿以上就没有了,穿起来就像是今天小孩子的开裆裤,但因为没有大腿的部分,所以要比今天的开裆裤暴露更多。如果你还是难以想象,你就可以理解成这是两条从脚背到膝盖的“长筒袜”,但有系带可以系到腰上。

事实上,这种“胫衣”最早确实是跟袜子一样,两条腿各穿各的,不像后来的裤子两个裤腿是连在一起的。“胫衣”主要是为了保暖,还有棉制的,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它是历史上最早的“秋裤”或者“棉毛裤”。

胫衣的“遮羞”功能有欠缺,所以一般要和裙子一样的“裳”配合起来套穿。也就是说,在先秦时期,大部分中国人都是衣、胫衣、裳三者同穿,这样才能把整个身子遮起来。

“胫衣”本来是两条腿上各穿一条,但后来就演变成了联腰、上面开档、下面有裤腿的开裆裤了,这种裤子也叫“袴”或者“绔”。《说文》云“绔,胫衣也。”为了保暖,有些袴非常厚实。

这种“开档袴”现在还能看到一些原物,在湖北江陵出土过战国时期的凤舞花簇绣锦袴,就是制作工艺非常精良的“开档保暖秋裤”。

开档裤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为悠久的生命力,在福州的南宋墓中曾经出土过23件裤,其中有不少开裆单、夹裤和开裆丝棉裤,不过这时候的开裆裤已经充分具备遮羞功能了,不用再外罩裙裳了。清代后宫中的流行的套裤,也可以看做是早期“胫衣”的流风余韵。

3  改良开裆裤是为了让汉昭帝独宠皇后?

将中原传统的开裆裤“胫衣”改造成合裆裤的,据说是汉昭帝时的大将军霍光,背后还有一段神奇的“宫斗”故事。霍光是大司马霍去病的异母弟,汉武帝临终时,拜他为大将军、大司马,受命托孤,辅佐时年八岁的汉昭帝刘弗陵。当时另一位辅政大臣上官桀和霍光是儿女亲家,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娶了霍光的大女儿,他们生了一个女儿,也就是上官桀的孙女和霍光的外孙女。

这个小女孩没有留下名字,史书称之为上官氏,她六岁就嫁给了时年十二岁的汉昭帝,初封婕妤,一个多月就被立为皇后。上官皇后的祖父上官桀后来密谋造反,被霍光诛杀,宗族都被夷灭,但上官皇后因为年幼没有参与叛乱,又是霍光喜爱的外孙女,因而躲过一劫,没有被废。霍光为保证汉昭帝专宠上官皇后,早日生下孩子,竟然在服装上大费苦心。

《汉书·孝昭上官皇后传》载,霍光“欲皇后擅宠有子,帝时体不安,左右及医皆阿意,言宜禁内。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绔,多其带,后宫莫有进者。”这就是说,霍光希望上官皇后能得专宠而生子,正好当时有阵子昭帝身体欠佳,身边仆从与医者都迎合霍光之意,劝昭帝应当注意身体,禁止与其他宫嫔有云雨之欢。为了确保昭帝不临幸其他宫嫔,宫嫔都得穿上有裆的“穷绔”,所以没有哪个宫女能得到昭帝临幸。这匪夷所思的举措并没有让上官皇后诞下龙子,事实上汉昭帝刘弗陵21岁就因病驾崩,这时候上官皇后才15岁。

但有不少人觉得这个“穷绔”,乃是中原地区改变开裆裤为“合裆裤”的开端。这个说法流传虽然广,但从中国服饰历史的发展来说,其实并不准确。合裆裤的来源,应该从西北少数民族的“胡服”说起。

4 其实“裤子”本是“胡服”

秦汉代以前,中原地区大都穿裳和开裆裤“胫衣”,但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生活在马背上,这种衣服显然不适合他们,所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三千多年前就发明了裤子,这也是中国裤子的起源。考古曾发现西周时期新疆地区的“皮裤”,这种裤子是合裆裤,用动物皮毛制成,皮在外,毛朝内,很能起到保暖的作用。

这种起源于西北的衣服,在先秦被叫做“胡服”。战国时赵国的赵武灵王(前325年至前299年在位)为了国家的强大,推行“胡服”,教练“骑射”,使得“胡服”开始进入中原。秦国本来就位于西北,也采纳了胡服,这也为后来中原人穿裤打下基础。我们现在看到的秦始皇兵马俑,大部分都是裤制。

这种合裆裤在中原非常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尤其盛行,一直到唐朝时,彻底改变了周代以来上衣下裳的主流服饰传统,形成了上衣下裤的形制。

5 古人保暖妙招多,有暖炉还有暖房

无论是类似今天秋裤的“胫衣”,还是类似皮裤的西北皮毛胡裤,都是古人用以保暖的重要方式。更保暖的衣服当然是貂裘之类,但没有空调和暖气的年代里,保暖仅靠衣服还不够,所以很需要其他很多保暖工具。

燎炉是供烘烤或取暖用的炉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较为常见了。目前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燎炉中最有名的一件就是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春秋王子婴次炉,这件青铜器形状似长方盘,圆角平底,器壁两侧有环钮,内壁有铭文7字“王子婴次之燎炉”。王子婴次是哪国王子目前还有争议,一般认为是楚令尹子重。

汉代以后暖炉样式就更加多元了,还出现了可以拿在手里取暖的小巧温手暖炉。唐宋以后,还发明了内置热水的暖水瓶,其中有种专门用来暖脚的,叫做“脚婆”,宋代著名的文学家黄庭坚就很喜欢这种暖具,还专门留下诗句“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天明”。

故宫中的炭火盆,则大都是景泰蓝,外加金属罩,又美观又安全。秦汉时候,皇宫中设有专门的“温室”或“暖殿”供皇帝冬天居住和使用。《汉书・京房传》中说“房奏考功课吏法,上令公卿朝臣与房会议温室。”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朝的温室内设有各种防寒保暖的设备,如用花椒和泥涂壁,壁面挂有锦绣,另设屏风和鸿羽帐,地面铺着西域进贡的毛毯。

后代皇宫中冬天主要是靠燃炭取暖,明清的故宫中除了碳炉,更是有“地暖”设备,宫殿设有空心“火墙”,都建有地道联通烧炭的炭口。冬天后炭口里燃起木炭,热气均匀输送到房间的角落,整个屋宇都是非常温暖的。

北方民间常见的火炕则是宋代以后慢慢出现的,南宋朱弁出使北方后写的《炕寝》一诗,详细记载了当时的烧炭的火炕:“御冬貂裘弊,一炕且踪伏。西山石为薪,黝色惊射目。方炽绝可迩,将尽还自续。飞飞涌玄云,焰焰积红玉。”

6  真正的秋裤是舶来品

虽然秋裤的源头可谓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下裳”下面穿的胫衣,在西方也可以追溯15世纪的欧洲宫廷。但我们今天穿着的这种秋裤,实际上历史并不悠久,一般认为加拿大的弗兰克·斯坦菲尔德(Frank Stanfield)在1915年12月正式申请了秋裤的专利,成为现代商业秋裤之父。

说到秋裤来自外国,有个前几年产生持续影响的“阴谋论”段子,是说前苏联遗传学家李森科认为,假如一个国家穿了60年秋裤,就再也没可能脱下它了。秋裤是最好的摧毁一个民族抗寒能力的办法,我们大力推广中国人穿秋裤吧!于是在苏联人的阴谋下,中国人和朝鲜人成了全球仅有的两个被秋裤征服的国家。现在我们当然知道,除了中国人穿秋裤的历史并不久远之外,这个段子没有一个字是真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人物标签

图片

侯印国,青年文化学者,教授,主要从事文化传播学教学和研究。有《清代稀见私家书目研究》等学术著作数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曾获教育部古委会中国古文献学奖一等奖、美国百人会英才奖等。其自媒体平台“侯印国老湿”是国内有影响的校园自媒体。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