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张译:军人情怀融入血液,有戏可演“很幸福”
2019-10-21 21:59

作为国内首部聚焦于新中国第一代人民公安的反特刑侦大剧,正在北京卫视热播的《光荣时代》自开播以来便备受关注。其中张译化身热血的公安干警郑朝阳,贡献了不少令人捧腹的笑点,有网友惊呼《光荣时代》是一部“披着正剧外衣的喜剧片”。郑朝阳和同伴“偷吃饺子”、遭受“呼噜夹击”更是被网友当作每日的“快乐源泉”。今日,他接受了扬子晚报记者采访。

亦庄亦谐演绎初代公安“过关斩将”

《光荣时代》讲述了以郑朝阳为代表的初代人民公安历经万难,在新中国创建伊始与数万国民党潜伏特务、黑恶势力、邪教组织、不法奸商等残余势力艰苦斗争的故事。该剧摒弃刑侦剧一贯的严肃感,在叙事风格上杜绝“生硬说教”,新中国初代公安干警的角色被塑造得颇有生活气息。

剧中张译所饰演的郑朝阳面对敌人抓捕时仍然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变装”花样之多、手法之奇令人惊叹。在后续剧情中,郑朝阳也不负众望,凭借出色的口才和不凡的身手一路“过关斩将”。

在此之前,张译曾出演过电影《少年》中的刑警,但饰演新中国的第一代人民公安却还是首次。张译评价郑朝阳这个角色“表面玩世不恭,内心一团火热”,虽然爱耍嘴皮,鬼点子不少,但他绝不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始终能够以专业的态度与热情的状态认真对待工作,并用缜密严谨但又灵活的思维研究细节,勘破案情。他直言“自己很喜欢这个人物设定”,分析道“从人物角色上来说,有了这种冷热交替的情绪变化,人物就会变得好看,就像我们吃东西喜欢外焦里嫩一样。”他认为这种不同能带给他“一个很大的改变空间”,也希望带给观众惊喜。

为尊重史实,张译也翻阅了不少历史资料,还向熟知建国初期这段历史的顾问请教。张译曾疑惑为何当初公安局中分门别类的小组很多,但是在谈案情的时候或者外出行动的时候有些人员参与,有些却不参与,是否因为职能部门的分工出现问题。后来他询问专家,得到解答:因为建国伊始,百废待兴,一切都还没有完全成体系,所以建国初期公安局的职能部门其实还不够清晰。因此在剧中,无论是前往侦查犯罪现场,还是共同探讨案情,技术、行动、情报等一系列工作大多成为“破案三人组”的工作。

揭秘片场生活,活跃于现场每个角落

《光荣时代》的拍摄从寒冬延续到酷暑,张译回忆道:“那时候北京已经很热了,我们还要穿着棉衣和皮靴,表面上看着光鲜亮丽,实际上帽子里、领子里、胸口、后背全是汗水在哗哗地流,身上有好几条水道,像虫子一样在爬。”被张译称为“哆嗦季”的冬日片场同样艰苦,身着薄衣难抵北方寒风,但张译笑称作为演员都有“职业病”,“只要导演一喊预备、开始,演员会将生理上的所有不适全都忘记,不露痕迹地投身于表演之中。”

张译在拍摄现场总是十分活跃,时而指导演员潘之琳说陕西话,时而教导群众演员正确练声方法,甚至和对手戏演员进行欢乐的“太极推手”式对词法,还经常操心怎样置景才能达到更加真实的效果,更好地去还原建国初期的年代感与生活气息。同组演员薛佳凝称张译“简直灵活于现场的各个角落”,饰演白玲的演员潘之琳则夸赞张译的态度“十分敬业,简直是敬业的N次方”,而饰演郝平川的张隽溢更是赞叹“他就是艺术家”。

张译则认为这些都是作为一个演员应该做的,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其实都很辛苦,他只想为剧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秉持匠心精益求精是剧组的理念与态度,张译回忆大家“经常一起开会,围读剧本,讨论人物,努力呈现一部精彩的公安群像戏,争取让剧中的每个角色都能留下不同的记忆点。”

曾多年无戏可演,经历坎坷才能成长

曾服役于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话剧团,将最珍贵的十年青春年华献给了军营,身为老兵的张译对自己能够见证祖国日益强盛,人民军队日益壮大而感到无比骄傲与幸福。从首次参加“世纪大阅兵”至今,他已四进阅兵村,两次为受阅部队的战友们演出,无论是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阅兵、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还是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张译说,将亲历的每个光荣时刻都铭记心底,谈起时难掩激动心情。一晃二十载,因为部队出身的原因,张译在作品的选择上十分注重其三观与品质,坚持传递给观众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与价值观。

回忆起刚出道的那几年,张译坦言:“每天都在不停地跑组,根本就没戏可演,在很长的时间里我都没有工作。”无戏可演的尴尬持续了多年,但只有经历过坎坷与挫折才能成长。凭借电视剧《士兵突击》,饰演史今班长的张译走进观众的视线,他的演艺之路才算真正开始,同时面临退伍的他也万分不舍地与部队告别。

如今张译已成为影视剧作品高质量的保证。无论是《鸡毛飞上天》中象征着义乌精神的商人陈江河,还是电影《亲爱的》中丢失孩子的暴发户父亲韩德忠,《红海行动》中英气逼人的蛟龙突击队队长杨锐,《攀登者》中为登顶成“痴”的攀登人曲松林……张译用实力向众人证明“有一种演技叫改头换面,有一种演员叫一人千面”。

他十分珍惜接到的每个剧本,出演的每个角色。犹记得初看话剧《一人头上一方天》、《地质师》时所受的巨大触动,领略到戏剧艺术的真正魅力,从此打开表演世界的大门;在十几、二十年前没有工作的时候,拍戏就是他“特别期待的事情”,直言自己“喜欢待在剧组里”,认为“有工作这件事是很幸福的”。近些年张译还一直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不管拍摄的有多晚,我都会记录下当天的工作情况和内心感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