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剧要“倍速”,X分钟听完一本书 超7成青年过着“倍速生活”?
2019-10-19 23:12

图片

新剧又长又拖沓但还是想随便看看,1.5倍速正好,着急了就2倍速;没时间看书但很多经典名著还是想了解一下,“5分钟看完一本书”、“速读100本世界名著”听着好棒;上下班路上地铁上同时看书听节目,吃饭时间放着视频追剧追综艺……“倍速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调查显示:76.5%的受访青年称自己过着“倍速生活”。时间好像要重叠才够用,每个人都想更有效地“利用时间”。这样的“倍速生活”让你效率更高更愉快了吗?还是会感觉更累更低效了呢?

一天半就能刷完70集的《延禧攻略》

“倍速追剧”已成为追剧常态

动辄七八十集的电视剧,一段无聊的回忆情节两三集都没放完,慢动作慢得人喘不过气……现在平台那么多,新剧那么多,好几部“大剧”在不同平台同时播已经是常态,追剧党们也是怪累的,还经常要忍受长篇电视剧没玩没了的“注水”,所以自从这两年各大视频平台陆续推出“倍速”功能后,网友们get到这种贴心的追剧技能:开倍速!所谓“倍速播放”,就是用户可使用播放软件加快或减慢视频播放速率,范围一般在0.5倍至2.0倍。用1.5倍、2倍看,你发现电视剧的节奏快了、时长短了,关键是你啥也没错过!网友实测:在“2倍速”的情况下,一天半就可以刷完70集的《延禧攻略》。 一般开1.5倍速、特别无聊的换到2倍速、有精彩的地反再倒回去原速看一遍,这基本是现在很多年轻人看剧的“常规操作”。不止追剧,综艺节目也在面临这种境况。原本很多综艺一周一期并不算耗时间,但现在很多节目一期节目近三个小时!其中大量的幕后花絮、前期闪回和后期加工,很多观众觉得难以忍受就果断“倍速”了。还有那种几组明星分头录制的综艺,很多粉丝会只挑选自己喜欢的明星环节来看。

针对很多电视剧的“注水”,网友称“倍速”是一种有选择的“甩干”功能。甚至除了加倍播放功能外,还有的平台推出了更直接的“只看TA”功能,也就是说用户可选择只观看有某位演员出镜的片段。所以最近如果有朋友跟你说不知道《陈情令》是讲啥的、但谈起肖战和王一博在剧中的种种风姿却头头是道,你也不要觉得意外喽!

X分钟带你看完一本书,

知识付费,缓解还是制造焦虑?

目前视频平台提供的“倍速”可选范围一般在0.5倍至2.0倍,但其实很多观众表示:有些剧情其实三倍、四倍地播放也OK的!是说笑吗?其实不完全是!看看很多“X分钟带你看完一本书”的音频节目、短视频节目,你会发现原来还可以更快!今年上半年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成年人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2本。而另一个现象是“听书”成为新的阅读增长点,移动有声APP平台已经成为听书的主流选择,2018年,我国有近三成的人有听书习惯。“听书”习惯也使得很多类似于“X分钟带你看完一本书”“速读100本世界名著”之类的快速阅读节目成为热门,甚至很多付费节目也吸引了大批的订阅用户。

很多网友反映:随着现在阅读的多平台化和碎片化,看完一本“大部头”变得艰难了,但很多名著又想了解一下,所以很多时候选择听名家、教授、学者们讲讲“干货”“精华”,好像也挺有收获,如果听得特别来劲,会挑选几本书买来详读,感觉“更有效率”。还有一些“每天X分钟,轻松了解经济学”“带你哲学入门”之类的节目,似乎也都是颇受欢迎的“快速汲取知识”的捷径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近几年“知识付费”似乎是在帮大家缓解知识焦虑的土壤上应运而生的。不久前《脱口秀大会》节目有一期主题是“如何做生活的甲方”,选手呼兰谈到自己平时午休时间会玩会儿手机看看综艺,“旁边同事在那边自我提升看罗振宇,搞得我很焦虑。罗振宇有一句话:你看好像大家都在午休,你这个时间来看我的节目,那几年之后你就跟那些打游戏看综艺的人不一样”,所以他调侃知识付费产品最早生产者罗振宇“在制造焦虑”。

超四分之三青年过着“倍速生活”,

说的是你吗?倍速其实是个“中性词”?

说回“倍速”为啥突然成为最新热门话题,是因为最近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93名18至35周岁青年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6.5%的受访青年称自己过着“倍速生活”,83.1%的受访青年坦言自己每天忙忙碌碌但收获不及预期。至于为啥这么多年轻人进入“倍速生活”模式,近六成受访青年归因于信息化时代生活节奏加快,还有近一半受访者归因于当代年轻人自我要求高。

对此记者采访了南京大学社会学在读博士罗女士,她分析其实“倍速生活”某种程度上是个“中性词”,既不是完全代表进步高效,但也不至于让大家更加焦虑无所适从。比如“倍速”看剧,很大一部分原因的确是因为剧集太长不好看,节目注水撑时长,“这也是个技术原因,因为有了倍速这个技术,大家才有了更多选择啊!”此外她认为这也跟影视剧和综艺的社交属性有关,“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跟别人社交,当下什么剧什么节目最红是个很热门的谈资,而你又时间有限,所以想快点看完这讲的是个啥,这种情况看剧已经不是纯粹为了内心享受和审美需求,就像豆瓣之类的平台那么多网友去分享,也是一定社交属性”。她认为“倍速生活”跟我们日常审美并没有那么大的冲突,就好比麦当劳和米其林,“当你想解决一顿饭时你可以选择吃快餐,但你选择米其林餐厅的时候,你肯定是要花时间慢慢品味的”。其实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在倍速看剧、却有时间给苏大强做表情包的原因,好剧大家却舍不得倍速了!

当然很多时候,“倍速”跟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爆炸、知识焦虑是息息相关的,每一天起床都有潮水般的信息汹涌而来,所以年轻人迫切需要不断自我提升以防止被时代抛下,罗女士也表示这种情况会逐渐得到缓解,首先是年纪和阅历,“为什么我们的父母看起来比我们活得快乐,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你会把精力体力逐渐用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上面,年轻时候啥都想了解,渐渐会放下一部分”。其次是快节奏生活我们也会慢慢适应,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比如一窝蜂上线的快速阅读和知识节目,很多人发现听了更焦虑了。你只想听一本书的干货和知识点,那跟纯粹的阅读享受是不一样的。有的比较水的书听听了解一下就可以了,但真正的经典,没有经过头脑的过滤和咀嚼,不可能是自己的。这些节目也会有大浪淘沙的过程,比如为什么梁文道也是几分钟讲一本书但大家爱听,因为他有自己的标准和审美,他只从一个角度或背景出发,想跟你交流一本书,而不是嚼个半熟喂给你”。“知识付费”上线几年了以后市场也逐渐理性,“现在你会发现,单纯给你讲书的节目被淘汰了很多,更多时候大家喜欢那种讲一门学科的节目,比如给你讲美学、文学、社会学,受过训练的专家深入浅出地带你入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艳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