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风热线|督办!跨界漂流的“绿毯”,让东台、海安忙起来
2019-10-17 10:24

(图为14日省《政风热线》直播节目截图)

在14日省《政风热线》直播中,南通海安市李堡镇村民向政风热线反映,最近两个月,该镇与盐城东台市唐洋镇相连的丁堡河北段出现大量浮萍和水葫芦,看上去就像给河面铺上一层“绿毯”。

15日,记者随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督办组赶赴现场。

5天完成打捞清理

几十名保洁人员用专业工具清理河面上的水葫芦,两条专业清污的保洁船在作业中,跨界漂流的“绿毯”的面积比直播视频中显示的已大大减少,除个别集中区域,多个河段已恢复澄澈……这是15日上午,记者在丁堡河海安李堡镇与东台唐洋镇交界处看到的景象。河上水葫芦约3000平方米,目测有100多米长。

来自海安、东台两地的生态环保部门及水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现场组织协调,沟通解决清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快打捞清理水葫芦。

(图为打捞清理水葫芦作业现场)

“昨天收到村民在政风热线反映的问题之后,我们高度重视,两地合力,立刻着手解决问题。”李堡镇书记朱志亮告诉记者。一旁的唐洋镇镇长高伟也有同感:“我们昨晚就开始打捞清理作业,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打捞作业,还抽调两条机械化作业保洁船。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常态化打捞清理作业频次,保持航道顺畅,让老百姓满意。”盐城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步胜表示,他们将确保2-3天内完成水葫芦聚集的闸口附近的打捞清除工作,5天内完成丁堡河流域内水葫芦打捞清除工作。

(图为丁堡河闸附近水葫芦清理后的河段)

海安、东台两市将坚持常态化、制度化、专业化,及时打捞清理水葫芦,同时举一反三,排查类似问题,进一步落实联防联控机制,加强水质流向的监测,开展污染点源摸排整治,落实网格化管理。

“我们要坚持‘属地负责制’,流经区镇是整治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党政主要负责人(镇级总河长和镇级河长)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河流断面整治工作。”海安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吴金祥告诉记者。

采集水样分析水质

“采集的水样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实验室指标分析,所以我们马上要把水样送回中心检测。我们车上配备车载冰箱,实现水样的低温保存,样品的采集、保存运输均严格执行相关的技术规范要求。”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吕学研告诉记者,他和监测中心工程师邓磊15日上午赶到海安后,就立即来到村民反映的丁堡河河段,采集水质监测样品。

(图为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采集水质监测样品)

为分析水质的沿程变化情况,工作人员在村民反映的河段设置3个水质监测断面,并向两端各自外延约2公里设置2个参照断面。在样品有效期内,实验室分析人员将完成5个断面的氨氮、总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等4个指标实验室分析。

东台、海安两地也分别采样,对水域水质进行监测。“15日上午,我们监测了3个点的水质,实验室结果一出来就会进行分析,解决相应问题。”张步胜介绍说。

(图为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采集水质监测样品)

以河养河、养鱼护河

“水葫芦有较强的的吸污力,但是过量就会产生危害。”南通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处长申卫民的介绍,让记者对此次事件的“主角”水葫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水葫芦真是一把双刃剑。资料显示,水葫芦,学名凤眼莲,吸收氮、磷的能力非常强,在适宜条件下,一公顷水葫芦能吸收800人排放的氮、磷元素。水葫芦还能从污水中除去镉、铅、汞、铊等重金属元素,因此有净化水质的用途。水葫芦还可作为家畜的饲料。但生长速度极快的水葫芦,如果不及时打捞清除,就会腐烂变臭,污染水质。

“水葫芦花期较长,在我省河流较为常见,每年中秋节前后生长速度尤其快,在温和湿润的环境下,繁殖更快。当气温低于10摄氏度时,水葫芦会停止生长。”申卫民解释,前段时间由于气温较高,水葫芦密密麻麻覆盖在水面上,生长速度超过清理速度,导致河道堵塞,河水发臭,水底动植物死亡,对水资源和水生态可能造成严重影响。

危害不可小视,但也有办法治理绵延不绝的水葫芦。海安市河长办专职副主任章本林介绍说,治理水葫芦泛滥,及时打捞清理最关键,海安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这项工作,“一只专业保洁船一小时可以打捞清理6-8立方米水葫芦”。

针对面广量大的三、四级不通航河道及其支河不适用机械化保洁,采用人工保洁投入经费大、需要人工多等实际问题,海安试点放养食草类鱼苗,以鱼吃草,养鱼护河;在不适宜养殖的河道,试点种植水上竹叶菜、水生花卉,以河养河。经测算,通过“以河养河、养鱼护河”,每年节约人工保洁支出1000多万元。种水生植物、养鱼,每年可增加收入600多万元。记者在海安部分河段看到,这样做,不仅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提升河道景观效果,还给市民休闲增加场所。

两地携手治跨界河

河流是流动的,对于跨界河流来说,保护流域生态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深化流域协同治理。

督办组先后来到海安、东台两地,召开督办工作会。通过水葫芦打捞清除工作,海安、东台两地政府强化了加强协同联动、共同保护丁堡河流域生态的共识,也将把协同治理作为今后保护工作的重点,加强两地关于流域水质情况的通报和沟通。

“加强流域上下游各政府、各部门之间联合行动,才能实现生态良好,提高保护工作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处调研员郑鲁民在督办现场说。

(图为督办组在海安召开督办工作会)

从体制机制上,江苏在加强流域协同治理上也进行积极探索,实行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2007年起,江苏率先开始实行跨市流域水环境横向补偿制度,是全国最早开展此项工作的省份之一。2014年起,江苏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全省的“双向补偿”制度,实现“谁超标、谁补偿,谁达标、谁受益”。

所谓“双向补偿”,就是当断面水质超标时,由上游地区对下游地区予以补偿;当水质达标时,由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予以补偿。这改变过去的单向补偿,能激励重点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在补偿区域上,江苏优先选择上下游污染责任明确,流向相对稳定的现有国控、省控断面作为补偿断面。下一步,像丁堡河这样存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跨界河流,也将统筹考虑纳入全省水环境区域补偿范围。

(图为督办组在东台召开督办工作会)

(图为海安李堡镇与东台唐洋镇交界处的丁堡河闸)

交汇点记者  卢晓琳

摄影 卢晓琳 赵一阳 陈军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