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人为什么会穷?他们给出答案!诺贝尔经济学奖三人分享
2019-10-14 22:42

北京时间10月14日17时多,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出炉。获奖者为阿比吉特·巴纳吉(Abhijit Banerjee)、埃丝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和迈克尔·克雷默(Michael Kremer)3位经济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缓解全球贫困研究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其中,埃丝特·迪弗洛教授是位女经济学家。今年为什么是上述3位经济学家得奖?他们的研究成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扬子晚报记者马上连线采访了三位业内专家大咖。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兢 马燕

图片

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图源:视觉中国


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经济学家、长江商学院教授周春生:

诺奖得主用简洁模型讨论经济学有趣话题

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经济学家、长江商学院教授周春生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连线采访时介绍,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授予3位经济学家,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三黄蛋”的现象,在化学奖、物理学奖等奖项上相对常见些。

他个人分析,之所以授予3位经济学家,是因为他们在“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方面有过合作研究,比如有过合作发表的这方面的论文。而此次有关发展经济学和研究贫困问题的经济学家,在若干年后再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青睐,可见诺贝尔经济学奖再次回到了经济学的本质,即如何改善人们的生活。

周教授介绍,3位经济学家中,他比较熟悉的是阿比吉特·巴纳吉(Abhijit Banerjee)教授。“我当年在普林斯顿留学的时候,他还在普林斯顿任助理教授。后来他去了麻省理工。”

在周教授印象中,阿比吉特·巴纳吉教授有一个非常大的能力和优点,就是能用比较简洁的模型去讨论和经济学相关的有趣的话题。在上世纪90年代,阿比吉特·巴纳吉就发表过很有影响力的论文,比如谣言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投资决策的,还曾用非常简洁的模型讨论过“羊群效应”的问题。“我在北大光华给博士生讲课时,就专门讲过他的文章。”

周教授介绍,后来阿比吉特·巴纳吉教授开拓了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回答发展经济学、特别是和贫穷有关的问题。“比如有的非常贫困的家庭,可能连吃饭都成问题,为什么娶媳妇还要买个钻戒?有的穷人家里可能供孩子上学都有问题,为什么还要买个大彩电?这都跟人们的消费心理有关系。”周教授介绍,阿比吉特·巴纳吉教授的研究,从人们的心理、行为、习惯等角度,用实验的方法,寻找贫困的根源。

“比如交通闭塞、环境因素、资源因素等,都可能会出现贫困。但贫困问题长期没得到改善,除了环境、资源方面的原因,可能也有人们自身的问题。”所以,要给贫困“开药方”,首先要了解根源。“你送了几只羊给他,本来是想让他养羊致富的,但他杀了吃了,怎么解决贫困呢?”周教授介绍,阿比吉特·巴纳吉教授就能用类似的比较简洁的模型去讨论和经济学相关的问题。他认为,在方法论和研究内容上,阿比吉特·巴纳吉教授确实有很独到新颖的地方。

南京大学资深教授、商学院名誉院长、著名人力资源管理学专家赵曙明博士:

三位诺奖得主彻底改写了发展经济学

南京大学资深教授、商学院名誉院长、著名人力资源管理学专家赵曙明博士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彻底地改写了发展经济学,他们的研究更关注发展中国家穷人的微观行为,而采用的方法不是经济学的主流的实证研究方法,而是更强调通过大规模的随机田野实验来评估各种消除贫穷的政策。他们引发了发展经济学新的、爆炸性研究热潮。这三位专家在哈佛和麻省理工合开了《发展经济学》课程。他们把消除全球贫困这个问题分成更小、更容易处理的问题——例如,改善教育成果或儿童健康的最有效干预措施。

赵曙明教授介绍,阿比吉特·巴纳吉(Abhijit Banerjee),埃丝特·迪弗洛(Esther Duflo)深入五大洲多个国家的穷人世界,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生活的多个方面,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他们最主要的思想集中于《Poor economics: A radical rethinking of the way to fight global poverty》。该书的主要观点是:贫穷的表面原因是因为财富的匮乏,但其深层的原因是因为社会机会、资源的不平等。而这种机会的不平等会让那些原本有可能凭借自身的智慧和能力改变经济状况的穷人失去重要的脱贫机会。穷人不愿意做基础教育、疫苗等“小投资”的的短视行为,除了信息匮乏的原因,也有被动的原因。因为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享有更少的公共服务,也缺乏贷款等资金支持,因此就不敢冒险进行长期打算。所以,他们提出可以通过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对未来产生一种控制感,从而会进行长期规划和准备。迈克尔·克雷默(Michael Kremer)在健康投资方面也做了很多的研究。

“这三位的研究,我很感兴趣,因为我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扶贫、加强教育、提高人口素质,都跟人力资源管理有关。”赵教授介绍,中国非常重视精准扶贫,诺奖得主对贫困问题的研究对中国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埃丝特·迪弗洛表示过,她以前到中国工作过,中国的研究者每年都花费大量时间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快,贫困率一直下降,如果能够理解在那里扶贫如何产生效果,那是非常好的。“可以说,他们的研究成果与我们国家当前的扶贫工作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对我们的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赵教授说。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

他们获奖非常有社会现实意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3位学者因“减轻全球贫困”的研究获奖,非常具有社会现实意义。过去几十年,虽然全球在减少贫困方面取得的显著进步,但世界上仍有7亿多人生活在极低的收入中,处于极端的贫困状态,甚至每年都有五百万儿童在五岁生日之前死亡,实际上他们完全可以通过相对便宜和简单的治疗方法预防或治愈疾病。不难发现,世界抗击贫困的能力还很弱,而3位学者通过基于实验的新方法改变了这一现状,他们的研究大大提高了全球抗击贫困的能力,未来预计将有数百万极端贫困的人口因此改变命运,走向新生。

“我虽然与三位获奖学者没有直接沟通交流过,但均拜读过他们的经济学著作。”宋清辉说,其中阿比吉特·巴纳吉(Abhijit Banerjee)与人合著的《贫穷的本质》是一本大众读物,作者通过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试图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

在宋清辉看来,消除贫困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项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更离不开强大的中国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受到全世界的广泛赞许,联合国的专家都盛赞中国是消灭贫困的世界典范。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