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史记 | 哪些国人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2019-10-10 22:17

图片

林语堂

国人对诺贝尔奖似乎有一种执念,每一年诺奖名单公布前后,各种“被提名”的流言便会轮转一回。今年残雪只是进了博彩公司的赔率榜单,就有不少国内媒体下大标题:残雪“入围”诺奖。按诺奖委员会的规定,入围名单50年后才会公布,入围与否那时才能见分晓。好在残雪清醒,她的话很值得点赞:这不过是一个奖而已。

趁着这个机会,记者理一理这些年来的“诺奖提名”流言。

上世纪90年代,“辜鸿铭热”成为一个文化现象。之后,一则关于“辜鸿铭与泰戈尔同被提名为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流言便流传开来,而辜也由此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人。虽然当时1913年的档案业已解密,但时人仍懒得去核实,而多人云亦云。直到2015年,才有人写文加以澄清:在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角逐中,并没有中国籍作家。

到目前为止,1968年之前的诺贝尔文学奖档案已经解密。可以得出确切结论,在1968年之前,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只有胡适和林语堂两人。

这两位中国作家都曾被瑞典著名探险家、瑞典文学院成员斯文·赫定提名。1939年他提名胡适,1940年提名林语堂。1940年,赛珍珠也同时提名林语堂;1950年,赛珍珠再次提名林语堂。1957年,“国际笔会”提名了胡适。

还有一个传闻,斯文·赫定试图提名鲁迅,遭到鲁迅本人拒绝。这是不对的。事实上是,当时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委托刘半农提名一位中国作家,刘半农征求鲁迅意见,鲁迅拒绝了。

之前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老舍因为去世才没有获得1968年度诺奖。但去年刚解密的1968年度档案显示,这年共有四人进入短名单,根本没有老舍的名字。学者傅光明称,老舍差点夺得诺奖的说法是日本人藤井荣三郎传入中国的。他是在一本日本文艺杂志看到的,但杂志和文章作者,他都不记得了。

马悦然是瑞典学院18位院士之一,他多次声称,沈从文1988年进入诺奖终审名单。他确信,如果沈从文不是在1988年辞世,将在十月获奖。如果现在就认同这种说法,显然并不严谨,它最终需要档案的证实。1988年的档案,要到2038年才会解开。

此外,国内流传的“被提名”名单,还包括巴金、艾青、王蒙、李敖。这些传言也必须要等到档案解密才能见分晓。最后,简单说下诺奖的流程:

有权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和组织有很多,如瑞典学院的委员们、世界上所有大学里面的语言学和文学教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各个国家作家协会的主席,他们都有资格提名。在无数的提名中,合并重复的,大概会有200个不同的候选人。之后,这个大名单会一步步筛选,从200人到15人,再到2-6人短名单。最终由瑞典学院18位院士投票来决定诺奖得主。所谓“入围”,200人大名单也算入围,进入短名单也是入围,这是个模糊地带,就看怎么说了。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臧磊 整理报道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