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重磅】石头城遗址公园的城墙以古长江沉积岩为天然地基
2019-10-09 20:38

扬子晚报网10月9日讯(记者  薄云峰)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小长假里,位于秦淮河畔的石头城遗址公园成为游客赏景留影的胜地。老南京人都知道的石城霁雪、鬼脸照镜、清凉问佛、楼怀孙楚(水西门的孙楚酒楼)就高密度地集中在这个方圆4平方公里的老南京城的核心区域。

看到古风犹存的石头城遗址公园成为市民和游客的钟情之地,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姚亦锋通过大量考古研究和资料搜集,在南京首度公开发表他的研究新观点——石头城遗址公园的城墙以古长江沉积岩为天然地基,这反映了古代筑城者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他把鲜活有趣的科学研究成果,独家分享给扬子晚报读者,带南京市民穿越到1万年前的南京古长江之畔。

图片

鬼脸城   薄云峰 摄

石头城部分城墙的地基借助天然地貌

9日上午,记者随姚亦锋来到石头城古遗址公园,在鬼脸照镜景点的南侧,彩色宣传栏上印着的文字介绍,197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曾经陪当时的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游览参观过此地。扬子晚报记者查阅相关资料显示,1975年4月22日,金日成率朝鲜党政代表团来南京参观,游览参观中山陵、南京长江大桥、南京无线电厂,石头城遗址等处(注:当时仅存遗址,未形成公园)。

记者沿着秦淮河岸边,从鬼脸照镜、石头城古城墙、清凉山公园一路往东南方向行进。此处古城墙东依清凉山自然形成的山丘,西傍蜿蜒的秦淮河。古城墙高约60-70米,部分城墙的地基为橙红色、灰白色、灰褐色等自然岩石和人工条石相互叠加形成的。

图片

大条石与层叠压迫的岩石紧密结合  薄云峰 摄

人工凿就的大条石与层叠压迫的岩石紧密结合,这些岩石水平状纹理,其间夹杂有大小圆形卵石,很明显是河流底部数万年沉积岩层层叠压形成的。后经过地壳运动,这一带有抬升隆起。古长江河道迁移西北之后,显示出古河滩底部以及抬升形成的小型山崖。

图片

沙砾是河滩沉积岩的主要构成物   薄云峰 摄

曾经在德国亚琛大学留学的姚亦锋对于欧洲颇为了解,他观察过石头城古城墙的地基发现,从该处城墙的天然地基来看,这些沉积岩的地基与英格兰约克古城的条石地基,在东、西方古人建筑理念上具有相似之处——就是古人在基建、运输设备有限的基础上,大量借助天然地貌来筑墙建城,这充分反映古人的建筑智慧。

历时3-5年,东吴筑城者在沉积岩基础上构筑石头城雏形

宁镇山脉在长江南岸形成地理空间的“围合”状态,古代军事家称此地貌景观为“虎踞龙蟠”。这是绝好的天然屏障,六朝在此建都以抵抗江北来的军事进攻。

在南京市区,沿长江岸线,从北往南,依次为栖霞山、幕府山、狮子山、八字山、华严岗、古平岗、清凉山、百步坡等山丘高地。东吴孙权在此连绵山岗上建立系列堡垒或者眺望台,随时观察沿江军事动态。

在冷兵器时代,居高地者就自然具有远观眺望、固城扼守的战略优势。姚亦锋介绍,在古南京筑城史上,居功至伟的当数东吴的孙权,特别是对于石头城的地理空间选址!

据考证,汉献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孙权在楚国金陵邑城址修建石头城,以资守御,并取“建功立业”之意改称秣陵为建业。黄龙元年(公元229)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同年九月迁都建业,开创了南京建都的历史。

姚亦锋推断,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孙权也是风水堪舆专家,他深谙军事地理的要义。孙权在建业实地考察后,发现古南京的清凉山沿线山丘是扼守城池、以长江为天堑、控制秦淮河入江口、巩固政权的战略要地。

站在石头城城墙遗址,姚亦锋介绍到,现存的城墙是明清城墙,以及上世纪80年代之后开始按照“修旧如旧”不断修缮的城墙。但是修筑石头城古城墙的发韧推动者必是孙权。

据考证,孙权于公元229年开始推动筑城,大约于232-235年初建起石头城雏形。当时由于物力、人力以及建筑材料所限,东吴时期的筑城者只能借助大约在1万年前古长江在西移后,历经日照风化后形成的天然沉积岩上,堆砌垒筑天然条石(以及城砖),形成了石头城雏形。

姚亦锋指着沉积岩上的石块介绍,古人以烧稠的米面、河底黏泥、石灰、稻草等作为粘合剂,再把石块层层垒平压重,逐渐形成城墙。

石头城南北延伸1000米,在蜿蜒的石头城遗址,记者看到,古城墙有的是依沉积岩建筑,有的是直接把城墙地基建于地面之下,从侧面仔细勘察,沉积岩的地基高低错落,时断时续,但是沉积岩与城砖的连接处都是相对水平。“这反映了两点,一是河坡的走势有高低错落,所以天然沉积岩自然有绵延;二是,2000年前的东吴时期的筑城者已具有建筑的智慧,懂得基建的‘找平’。因为从沉积岩与城砖的结合处,沉积岩已被打磨过。平整的沉积岩上水平垒石,才能保持承重稳定!”

专门研究古城市变迁的姚亦锋介绍,1万年前,石头城往西的河西地区是古长江河道。这一带六朝时期(公元 229-589)依然是长江淹没区域。唐朝时期(公元600年以后)才逐渐形成河滩和陆地。

他考证到,公元280年,魏国船队沿江攻来,孙权的孙子孙皓就在爷爷始建的石头城举行投降仪式,从此三国分裂结束。唐朝诗人刘禹锡有专写石头城景观的诗句:“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从诗句里推测,唐朝初期长江丰水期江水还拍打着石头城墙体,还没有真正的南京河西陆地出现。

站在与石头城遗址比邻的清凉门大桥上,姚亦锋指着石头城西边广袤的河西、河西南地区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如今高楼林立、道路宽阔、繁华似锦的河西在1万年以前是古长江的江域,河西地区当年淹没于长江之下。

古地理变迁的科考显示,长江中下游河段位于广大的平原地区,数万年以来,沧海桑田,长江下游,尤其是长江江苏段的水系变化纷繁复杂。1万年以前,随着古长江河道摆动,古长江西移后退后,河西地域就越来越多地露于地表。由于河西海拔低,史书记载,从东晋后期(约公元444年)至清朝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南京以及下游邻近地区特大洪涝发生,有明确年份记载的达到18次。到18世纪后期,长江南京段才开始逐渐分段修筑防洪大堤,沿江地貌才开始逐渐稳定,河西地区才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口迁徙定居于此。

姚亦锋表示,大约1900年前,从东吴古城墙开始在沉积岩上修筑的那一刻开始,从城市建筑史上,南京的古城开始沿秦淮河东岸,从清凉山丘以东坚硬的花岗岩、岩石、山丘上开始拔地修建。时光飞逝,如今居住在河西的南京人很难想象在1900年前,清凉山丘以及古石头城之西的“建业城外之地”如今会成为今天南京最有活力、最有人气的河西新城!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