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见证文化传承,南京市民晒出家藏百年善本
2019-10-08 22:01

近日,网上热门新闻称,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法院公开拍卖六本康熙字典。因民间借贷纠纷,被执行人未履行判决书确定的义务,于是收藏的6本康熙字典被岱岳区人民法院拿来进行公开变卖。预估价120万,引发不少网友关注,几本破书居然这么值钱?

据悉,《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清代学者奉康熙旨意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始于康熙四十九年,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历时六年。共收录汉字47035个,是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在辞书文化收藏界,古旧版本《康熙字典》受到青睐。专家告诉记者,《康熙字典》的版本非常多,有康熙内府刻本、道光七年内府重刊本、其他木刻本,以及清末出现的石印本、铅印本、影印本等。过去,《康熙字典》是人们常用的文字工具书,更是诗书传家的见证,所以读书人家几乎都藏有一部。

图片

今日,在南京市民周先生家,记者就见到了一套家藏百年善本《康熙字典》。这是一套6卷本,丁巳年版本,上海鸿宝斋书局印行,保存完好。上面由嘉兴顾鹿题字,应该是1917年编纂发行的。

顾鹿,字轶庭(顾轶庭),浙江嘉兴人。历任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文牍员,工小楷书,他的代表作就是康熙字典。

图片

66岁的周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出生于苏中地区的文化古镇,退休前一直在教育文化传媒岗位工作。父亲和祖父都有一定乡学私塾功底,爱和镇上文化人结交,家里藏书颇丰。

还记得,上世纪60年代初,四五年级的时候,就读过家藏的线装本《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名著。文革开始时,父亲怕惹事,把家藏的古书字画付之一炬,惟留下工具书《康熙字典》和带有工具书性质的《原版唐著写信必读》(石印1915年版)。

图片

周先生说,自己更看重这套书传递的文化传承,对自己意义匪浅。自己大学中文系毕业时,父亲把这套“传家宝”交给了他。接受重托以来,每年黄梅季节,都会把这套书拿出来“吹吹风,透透气”。当然,个人收藏保存很难到位,自己也希望,有更好的方式,能让善本图书发挥更大研究和使用价值。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