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彧思生活| 嘉宾作为认同的媒介
2019-09-24 19:38


最近刷了几集爱奇艺自制的中国新青年创造力观察节目《我和我的祖国》,与同类型节目相比,这档节目形式很有创意,使用了时下流行的“观察类”节目的外壳,嘉宾也是明星名人,但嘉宾观察和讨论的“对象”并非真人秀,而是爱奇艺向广大青年群体征集并精选的创意视频。节目算是一种谈话+评论+优秀视频展播的综合,弹幕认可度很高。昨天刷到不少节目的好评,主要夸的是短视频内容,有点为节目组委屈。个人觉得,这档主旋律节目之所以好看,并不是短视频的胜利,而与节目创意、主持人的语言和现场把控力、嘉宾选择的贴合度、节目气氛轻松愉悦分不开。最重要的,还是“媒介”整体理念的变化。


 “认同”是共同体合法性的基础,通过社会成员共享集体记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是建构认同的主要方式,正如《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的反复传唱给人们带来共同的情感震荡一样。但新媒体时代的“认同”,需要打破原有的固化模式。


这档节目精选的创意短视频质量当然是上乘的,18个主题的短片致敬了祖国工业、农业、体育、教育、科研、军事、外交、美食、建筑、文化等多方面的劳动创造者,同时,又紧扣前沿,展现热点议题,体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不断增强的技术自信、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但是,如果只将这些作品作为观赏的客体,通过媒体展播,或给予颁奖的形式,促使受众接受并认同,无疑是传统而生硬的。“征集作品”本身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欠缺,同质化题材多,都会影响作品的传播程度,也就是说,这些作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内容”。


这档节目的主创肯定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干脆反其道而行之,把原本的节目“主体”(短视频)变成“客体”(观察对象),而原本的“客体”(观众)则变身为“主体”(观察者)。观众不仅仅是通过弹幕,观察室里的嘉宾是观众代表,代表观众发出声音、陷入回忆,作出评价。在节目中,现场播放的视频只是素材,观察室里的嘉宾才是真正的媒介。


短视频是“引线”,观察室的嘉宾是“通道”。嘉宾并不只起到引导、介绍、评价的功能,在“观察室”空间中,他们是富有主体性的个体,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对“短视频”进行观赏、接受、解读、理解和思考并付诸参与、回忆和讲述,甚至补充更多的个人记忆,有效激活并强化了短视频所要呈现的信息的文化意涵。通过这个过程,节目实现了将嘉宾微观的个体记忆与宏大的70年集体记忆自然连接,从而实现了对于集体记忆的互动、消化与接受,也即“认同”。


节目中,嘉宾是一种作为认同的媒介,他们把短视频内容主动“转译”,传递给年轻世代。这是这档节目最特别的地方,主持人陈铭和中年嘉宾喻恩泰基本固定,其他年轻嘉宾则每期更换,形成多样性。年轻一代观众通过对嘉宾(媒介)的认同,实现了对短视频内容和主题的认同,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接受,真正激起了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马彧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