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凌:《母亲》背后,有一个真实的母亲
2019-09-07 21:31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

2019年9月5日晚,红色主题文旅演艺项目梆子戏《母亲》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首演,不少观众看得热泪滚滚。饰演“母亲”的著名梆子戏表演艺术家、梅花奖得主燕凌以充沛的感情、独特的唱腔、清亮的嗓音“收割粉丝”不少,有观众说:“燕凌一开嗓,我惊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6日,燕凌接受扬子晚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她也深深感动于人物的命运和追求,“每场演出都感动,都是流着泪在演出,难以控制自己的情感,是真的走入人物内心去了。”很多观众流泪给她发短信、求加微信、各种留言,“这是一部充满了正能量的红色革命题材剧,是非常好的党课”。

她说,母亲有一个真实的原型,就是淮海战役纪念馆内“人民的母亲”——支前模范、山东日照的范大娘。她也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三个儿子。但剧本也没有拘泥于原型,而是融入了很多先进人物的事迹。比如脱棉袄、盖棉衣的细节,就来自于一位父亲把牺牲的儿子葬到树下,他对儿子说:“只要狼不把你叼走,等胜利了,我一定接你回家。”

谈到创作过程中的难处,燕凌说,“最大的困难,是我自己有困难,因为我没有演过老旦,很长一段时间找不到外在的形象”。为此,她赴沂蒙山学习采访了大量的妈妈形象,看了很多雕塑、真实的照片,有一天豁然开朗,形体、行走都找到了表演方法。

本子的打磨也很花功夫,她边讲边唱,“怎能忘70年前地苍茫”……燕凌说,在她的艺术生涯里,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长的采风和磨合,无论是编剧、音乐、舞美、服装,还是演员,大家都怀着对英雄的敬畏、对角色的敬畏,奔着塑造精品去的。

《母亲》一剧将个人命运的追求与选择置于大时代潮流的宏阔画卷中,讲述淮海战役中一个母亲和三个儿子的故事。淮海母亲范大娘李秋荣的大儿子和三儿子在战场中先后牺牲,母亲在参加支前工作中,获知早年被抓壮丁的二儿子在国民党军队,遂冒死到前线劝降。全剧通过范大娘送子参军、敌营劝子等场景,刻画了一位伟大女性的家国情怀,揭示了淮海战役取得胜利的深邃内涵。该剧既保持了戏曲传统叙事的线性结构,有曲折的人物命运故事、饱满丰富的心理开掘、演员的大段抒情唱段,同时,又有展示人民战争经典画面的“车轮滚滚”“血染白纱”“雪漫淮海”等史诗元素。

10月10日,《母亲》将作为2019紫金文化艺术节参演剧目,亮相紫金大戏院。

扬子晚报记者  冯秋红 文/摄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