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丨“指证”
2019-08-05 13:55
图片
酱香老范
400万年的进化,人手逐渐演变成人体最灵巧的部分。谚曰:“双手是活宝,一世用不了。”无论是文体名人,还是普通劳动者,用手创造文明,也在自己手指上留下印证。
 
“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余把笔痕。”(刘禹锡)“把笔痕”可谓文人的“指证”。吴昌硕自述:“予少好篆刻,自少至老,与印不一日离。”他年轻时刻印不小心,将左手无名指凿伤,因乡间缺医少药而烂去一截。缶翁晚年常以此示人,手指疤痕是篆刻家的证明。
 
有“钢琴诗人”之称的傅聪,从小到大练琴练得太多了,后来得了腱鞘炎。他的手每天要弄个黑套子保护着,只露出几个手指头。
 
“泳坛一哥”孙杨,5岁就开始练游泳,如今指纹基本被水波磨灭。他说:“很多手机都有指纹功能,我的手没办法用指纹……”被水磨掉的指纹,乃泳坛名将之“指证”。
 
再由文体名人到普通劳动者,砖瓦匠、石匠、裁缝、按摩师等,其双手充满职业劳动的印痕。西谚说:“一个人的最好朋友,就是他的十个指头。”英国雕塑家尼科尔·法伊,其作品注重塑造各色人等的手。她认为手部细节能揭示人性的秘密,比面容更能表达意味深长的内容。她有件雕塑作品——玻璃安装工的拇指,那因职业而导致有些畸形的指头,令人印象深刻。
 
摊开你的手,可有引以为荣的“指证”?编辑:申沁宇(来源:今晚报)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