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杨志富,当年您资助过我!”一封资助申请牵起千里结对帮扶缘, 20年后,他在体检时巧遇当年恩人
2019-06-20 13:39

  20年前,一封资助申请信,牵起千里结对帮扶的缘分,一边是陕西商州贫困学生杨志富,另一边是南京栖霞职工杜继文;20年后,在栖霞区医院体检室,杜继文来例常体检,没想到偶遇已是该院主治医师的杨志富。“那一刻,像梦……”昨日,回忆起两人相遇的那一刻,杨志富仍激动不已。

 
  “尊敬的校领导,我父母都是农民,家中3个儿子……1998年冬天,二哥患了重病,无力偿还欠债……特此申请资助,当涌泉相报……”昨天上午,在栖霞区医院急诊科,今年35岁的杨志富照顾完病人,从桌内拿出一封书信给记者看。这是他已保存了20年的资助申请,是他当年申请成功后,特地从学校取回的。无论走到哪,他都一直把它带在身边,提醒自己不能忘记感恩。纸有点破损,但字迹仍然清晰。
 
  杨志富说,他出生在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黑山镇药王坪村。1999年,他在商洛高级中学读高二时,听老师说,学校有对口援建助学项目,来自南京市栖霞区干部职工的捐款,将帮助贫困学生继续学业。于是,他递交了资助申请信。校方通过了他的申请。很快,第一笔助学款300元汇到了学校,老师通知他去领取。他说,“那天,我第一次在来信上,看到了恩人杜继文的名字。他勉励我好好学习,要考上大学,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300元,现在看来不算大钱,可在当时,是我一个学期的学费。”杨志富说,此后每个学期,他都会收到杜继文的资助汇款,总共1000元。支持他在家境最困难的近两年里,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
 
  随后,杨志富与杜继文通了很多信。在信中,他管杜继文叫“杜叔叔”,常常表达感谢之情。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的生活虽清贫,但清贫又算什么?正因为清贫,我才发奋读书;正因为清贫,我才立下壮志。”杜继文也回信鼓励他努力学习。两个相距千里的陌生人,慢慢走进了对方的心田。
 
  “有一年快过年的时候,杜叔叔给我来信,信中还有100元现金。”杨志富说,新年的红包,温暖了他们一家人。2001年,他考上位于江西赣州的赣南医学院,因为通信地址变更,意外与杜继文断了联系。 
 
  双方失联的这段时间,杨志富一直将杜继文的帮助铭记于心。2006年大学毕业后,他在江西、上海工作过。2015年来到南京栖霞工作,他心里很是激动,“我想见杜叔叔一面,当面说一声谢谢。”但他对杜继文的信息所知甚少,数次托人寻找,都无功而返。
 
  6月10日上午,小杨为栖霞区机关干部进行体检时,一张表格递到了他的面前,上面写着:区农业农村局杜继文。小杨看到后激动万分:“我叫杨志富,我是商州区人,20年前我读高中的时候,您资助过我。”杜继文也认出他来:“你给我邮寄过照片,你后来考上了赣南医学院。”信息吻合,双方立即确认了彼此。对于这次相遇,他们感觉不可思议,像是奇迹。
 
  54岁的杜继文现在是栖霞区农业农村局林业科科长。他说,当时单位组织对口援建,小杨家境贫困,但好学上进,自己也希望能助他一臂之力。与小杨互通的信件,他保存至今。他说,小杨在信件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难能可贵。杜继文说,“看到小杨现在家庭幸福、工作顺利,这么年轻就成了栖霞区医院的骨干医生,我为他骄傲!”
 
  据悉,栖霞区农业农村局对口援助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已近30年。目前,该局还在不断丰富对口帮扶的形式和内容,扩宽对口帮扶的领域。
 
  信息来源: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通讯员 :陈琳     南京日报记者  王聪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