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从创业到商会,60岁望亭老企业家始终将责任扛在肩头
2019-05-28 14:06

       从产业匮乏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从村社农田到农文旅创全方位发展,望亭智能制造产业园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北太湖旅游风景区年年游人如织。今年60岁的许振良,是新中国成立后望亭的第一代创业者,是迎难而上的转型者,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受益者,这60年,他见证了望亭的成长,也是望亭成长的缩影。

图片

创业雏形!踏实、诚实,获赠十台编织机


       许振良,1959年出生于苏州望亭,之后的60年,他办工厂、建企业、兴商会、做慈善,一言一行,均与望亭息息相关。1982年,许振良每隔一段时间,便到苏州绣品总厂拿货回村,发给村民进行刺绣加工,加工完成后,再统一交货,发给村民工资。这便是许振良创业雏形。
       后来,在一位上海朋友的引荐下,许振良跟上海一家羊毛衫厂联系上并接下了绣花生意。当时,交通非常不便利,每次去拿货,许振良都必须先骑自行车到望亭火车站,再坐第一班绿皮火车到上海,到了目的地,将羊毛衫装满两个一人高的大麻袋,担子一挑,再挤公交、赶火车,“早上四五点出门,晚上到家已经是晚上八九点了”。
       来回数次,上海羊毛衫厂的厂商觉得许振良人诚实,做的东西又好,便跟许振良说:“我们送你10台横机(编织机),再给你一个技术人员和一个修理工,你回去自己办一个厂吧。”
       就这样,1987年,25个员工,7间瓦房,一个小厂就这么办起来了,这也正是苏州锦湖针织制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湖”)的前身。仅1988年一年时间,锦湖就赚了8万元。


绝处逢生!一句“换鞋”,惊呆了客户


       然而,创业之路怎么可能一帆风顺,1989年,市场崩溃,工厂突然接不到任何订单,一下子就徘徊在生死边缘,30岁的许振良一下子就懵了,他说:“当时,就感觉走投无路了。”
       1990年初,知道许振良近况的上海老朋友带来了一位特殊的客户,这让许振良非常振奋,然而,在客户视察完工厂后,许振良却更懵了。这位客户是一位上了年纪的日本老太太,她考察工厂的一幕,许振良记忆犹新。许振良回忆:“老太太戴着一副雪白的手套,一边往车间里头走,一边摸日光灯管。”绕了车间整整一圈后,老太太将手套脱掉,表示要回上海了。
       许振良一看对方的态度,便知道没戏了,但是,对于没戏的原因,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便问了老朋友。原来,日本客户想要做的产品是“无虚线提花”,对厂房的环境卫生要求很高,“她一摸灯管,手套就黑了,肯定不满意。”听了朋友的分析,许振良更加懊恼了,他说:“这个我可以办到的啊!”于是,许振良便决定亲自去上海,请日本客户再来一趟。
       当天晚上,许振良一夜没睡,发动所有工人打扫卫生、铺地毯。第二天,许振良早早便赶到上海,在日本客户下榻的宾馆大厅等候着,这一举动让对方非常感动,日本老太太握着许振良的手说:“好的,我明天一定会去,希望能看中你们的工厂。”
       当日本客户再次来到工厂,准备进车间大门时,许振良拦住了她,说:“请换拖鞋再进去。”听了这话的老太太一下子就呆住了,反应过来后便笑着向许振良点点头。这次,老太太进车间走了一半便折了回来,表示非常满意。
       接下去的一切便顺利了起来,许振良在9天内成功打样94件,日本客户非常满意,之后便将原本要发到韩国4000件的订单全都给了许振良。
       这一笔订单对于许振良来说,犹如救命稻草。锦湖,生存下来了!

“脱壳成功”!绝不裁员,拿出1300万转型升级


       创业路上的风雨何止一次,但是,许振良都安然度过来了,2008年金融危机,很多公司忙着裁员,以减少投入资金来应对危机,而许振良却没有这样做。
       当时,不少日本的客户表示,生产成本越来越高,不转型是会失去市场的。许振良将这话听进了心里,并迅速开始布局。首先,许振良在安徽舒城和宿迁两个地方开设分厂,将老家是这两个地方的员工,全部迁移到两地,并派遣了5个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管理、工价、工资与苏州无异,员工在老家工作,既能照顾到家庭,又能赚到钱,没有任何损失”。
       设备和员工分出去了,腾出的车间正好可以安放自动化设备,于是,许振良又投入1300万资金买德国的全自动电脑横机。“全自动化生产,一个员工能看顾四五台横机,也就抵了200多个员工的生产能力。”
5年后,两地的分厂完全独立,许振良便把独立的工厂送给了当时的管理者。通过这一举措,锦湖的员工数降到230个人,“脱壳成功”!
       现在的锦湖,除了有102个正式员工,还有28个退休返聘的老员工,许振良说:“这些员工都是从小姑娘的时候就到我公司,现在都做奶奶了,退休了还在不想离开,我给他们交意外险,让他们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

企业要有人情味!“爱心档案”让企业有家的感觉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因此,锦湖专门设立了员工的“爱心档案”,将每一个员工的家庭情况和工厂表现都记录在档案里。每年年末的时候,公司都会根据爱心档案里的员工情况,以工会的名义发一次补助,照顾困难员工家庭。“年终拿到的1000块的补助和5000元的年终奖,对于员工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是工作贡献,一个是帮助,被帮助的员工会觉得企业是一个家。”许振良说。

图片
       每年,锦湖还会定时开展很多活动,逢年过节,应季礼品也从来不断,“哪怕是两箱苹果,员工都知道企业是想着他的。”这样有“人情味”的企业文化,让锦湖在2017、2018都获得“苏州市和谐企业”的称号。
谈及公司未来的发展,许振良表示,现在锦湖的员工多是10年以上的老员工,“我想做的就是让这些员工能在锦湖顺利退休,至于公司赚钱多少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图片


“责任扛在肩上,比什么都重要”


        2000年望亭镇商会正式成立,2006年,许振良被民选为商会会长,至今已有13年了。许振良坦言,自己是望亭人,做过赤脚医生,对望亭人有感情,“做商会会长,好像都是我应该做的事情,对员工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扛在我肩上,我觉得比什么都重要。”许振良说。

图片
       去年,许振良喝到了一个小伙子的喜酒,红艳艳的喜蛋让许振良格外开心。原来,在这之前,小伙子的父亲重病,女朋友因此离开,而自己也丢失了工作。现在,小伙子通过望亭镇精准扶贫和自身的努力,获得了一份体面的工作,母亲也在家附近的地段做保洁工作,可以随时照顾生病的父亲,一家人已经完全脱贫了。
       2017年,在进行困难群众实地走访时,望亭镇政府发现,多数村民的生活都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还是有少数人生活困难,致困原因多为突发的疾病或车祸。为了落实好精准扶贫这一举措,望亭镇政府便从22户困难家庭中筛选出最为困难的8户,找准致困原因,着力解决,使其脱贫。

图片
       在这一过程中,许振良不仅利用资源,想尽办法为贫困户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还号召商会,募集善款,仅2017、2018年两年,商会就筹集352万元善款用于帮助困难群众。许振良说:“在望亭党委的领导下,商会上下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有了这样的善果。”
       经过一年的努力,2018年年底,筛选出的8家困难户中已经有2家成功脱贫,许振良表示,新筛选出的2家困难户已经重新列入精准扶贫的计划中,“我们商会一定会将精准扶贫执行到底,直至望亭镇的困难户全部脱贫。”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於苏云 实习生 江珂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