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学生寻找“散落在南京街头的明清文学”,吴敬梓家住秦淮“黄金学区房”,袁枚在随园最早用上了玻璃装饰
2019-05-21 23:30

       扬子晚报网5月21日讯(记者 杨甜子)在古典文学中,六朝古都南京的“出镜率”高得可不是一点点。尤其是明清小说中对于南京风土人情和人文景观的描述更是细致入微。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苗怀明教授,带领本科生走出课堂,寻找散落在南京街头的“明清文学”。学生们充分挖掘,记录下一段段“你所不知道的南京”。

《红楼梦》“荣禧堂”的原型是江宁织造府“萱瑞堂”
报告人:吕逸

       从顺治年间设立到光绪年间废止,“江宁织造”辉煌了200多年。清康熙帝6次下江南,有4次就住在江宁织造府内。作为曹氏家族兴衰的见证者,江宁织造对于《红楼梦》的成书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在现在的江宁织造博物馆中,我们可以从吴良镛先生的设计里寻觅许多到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影子。例如,学界一般认为《红楼梦》第三回黛玉看到的堂屋 “荣禧堂”的原型便来自“萱瑞堂”。这一情节是取材于康熙三十八年玄烨南巡以织造署为行宫,为曹雪芹的太祖母孙氏题“萱瑞堂”的史实。
       有资料为证:康熙于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第三次南巡时,曾亲自接见孙氏,并赐“萱瑞堂”匾额。
       当时官僚兼文人冯景撰有《御书萱瑞堂记》,写道:康熙己卯夏四月,皇帝南巡回驭,止跸于江宁织造臣寅之府。寅绍父官,实维亲臣、世臣,故奉其母孙氏朝谒。上见之色喜,且劳之曰:“此吾家老人也。”赏赍甚厚。会庭中萱花开,遂御书“萱瑞堂”三大字以赐。尝观史册,大臣母高年召见者,第给扶,称“老福”而已,亲赐宸翰,无有也。见冯景:《解舂集文钞》卷四叶一。”(周汝昌《红楼梦新证》第40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

雨花台是礼乐文化最后的高地
报告人:王程程

       雨花台在世俗的景致中,却承载着“礼乐”的重任。吴敬梓在《金陵景物图诗•雨花台》中写道:“都人修礼乐,用以祀仓颉。”雨花台的景物存在许多人为的痕迹,例如“金碧辉煌,照人眼目”的建筑,方、景诸公的祠,“夷十族处”和泰伯祠大殿,明显具有礼乐的浓重味道。
       之前那次盛大的祭祀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祭祀之后, 参加祭祀的贤人君子就风流云散, 整个社会并未形成向先贤学习的社会氛围, 泰伯祠也日益颓败, 无人专门管理, 也很少有人去凭吊。
       作者吴敬梓一方面热情地赞扬了迟衡山等人祭祀泰伯祠的行为, 另一方面, 他也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祭祀行为的局限性。
       杜慎卿登高见农夫观落照, 发出“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的感慨, 是《儒林外史》中对南京城市文化气质的第一次揭示, 而盖宽登高时, 南京城中的群贤早已风流云散, 雨花台上所见的落日却正如天目山樵在夹批中所说“自古以来几千万年日日如此”, 带给读者的是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感与沧桑感。

吴敬梓家住秦淮“黄金学区房”
报告人:方周宁

       吴敬梓能够将《儒林外史》写得如此生动而深刻,与他家住“黄金学区房”的经历分不开。 吴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康熙年间出生于一个豪门官宦家族。自33岁搬至南京至54岁去世,吴敬梓一直住在秦淮河边的“黄金学区房”,看着一批又一批追求功名的学子们来到江南贡院参加科举,可以想见,这二十多年来贡院内外发生的种种,与他自己科举经历的遥远回忆一同,构成了他对科举的认知。
      《儒林外史》中对于当时的科举制度有过详细记录:
      1、首先启程赶考前要做足准备,富家子弟就很有排面,争个好兆头。主考官都是从外地调过来监考,这也是科举的一个规则。
      2、即将举行乡试的贡院里也要举行各种仪式,放炮、迎神,祈求神灵的眷顾。
      3、开考前,考生们和我们现在考试前一样,也在进行最后的考前冲刺。
      4、最后就是激动人心的放榜时刻了,古代没有电脑扫码阅卷,批卷需要二十几天,而且考生可以领回自己的试卷。

随园的主人袁枚不仅精致,还特别能挣钱
报告人:王宇婧

       康熙年间,以三百两银子的价格接手随园的一代文豪袁枚,凭借着超前的审美将随园打造得别具一格。据记载,随园里单就窗户的装饰,就采用了当时国内还非常稀少的玻璃。袁枚对随园的爱历经五十年有增无减,时不时就斥巨资将随园升级打造一番。据其自述:“随园一片荒地,我平地开池沼,起楼台,一造三改,所费无算。奇峰怪石,重价购来,绿竹万竿,亲手栽植。器用则檀梨文梓、雕漆枪金;玩物则晋帖唐碑,商彝夏鼎,图书则青田黄冻,名手雕镌;端砚则蕉叶青花,兼多古款,为大江南北富贵人家所未有也。”
      大家一定会好奇,如此巨大的花费,只当过十几年小官的袁枚哪来这么多钱呢?通过调查发现,袁枚有着惊人的商业头脑,其获利途径与今天流行的、利润较高的经营方式竟颇为相似:
      1.将随园田地、山林、池塘租出,坐收地租。
      2.卖文获得润笔费。
      3.自刻自销作品。
      4.开账授课,招收学生。
      5.名人效应,受邀游玩,获得馈赠。
      就这样,袁枚凭借地主、文人、出版商、教师、名人等多重身份获利丰厚,其中文人与出版商的身份是资金来源的大头。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