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他最亲切的“小女儿”在故乡 苏州博物馆将举办追思会悼念贝聿铭先生
2019-05-17 17:13

      据美国媒体16日报道,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去世。贝聿铭先生是从苏州走出去的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既有经典成就,也有传世杰作。心系桑梓、情牵故乡的贝聿铭,对家乡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和园林艺术倍加赞叹,亲自操刀为苏州博物馆设计新馆。

      17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苏州市姑苏区的苏州博物馆外,这里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都在等候参观。许多游客听说贝聿铭先生去世的消息后,都感到非常惋惜。游客刘先生说:“贝聿铭先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建筑大师,他是苏州人的骄傲,更是全体华人的骄傲!”
      作为一名出身于苏州名门望族贝氏的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先生与苏州渊源深厚。少时,他曾多次回到苏州小住,愉快的童年时光在他的心中深植了故乡情怀和传统文化内涵。贝聿铭先生的祖辈是苏州望族,他曾在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美好时光。贝聿铭先生曾经回忆说:“我在苏州住了几个夏天,并结识了直系亲属以外的其他家族成员。我还记得与堂兄弟们在狮子林玩耍的情景。整个园林都是供我们玩耍的好地方。假山中的山洞、石桥、池塘和瀑布都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幻想。我后来才意识到我在苏州的经历让我学到了什么。现在想来,应该说那些经验对我的设计是有相当影响的,它使我意识到人与自然共存的道理,而非自然独存。创意是人类与自然的共同结晶,苏州园林教会了我这一点。”
      2002年,贝聿铭先生欣然接受苏州市委、市政府的盛情邀请,以85岁高龄亲自操刀为苏州博物馆设计新馆。这是贝聿铭先生第一次在中国设计博物馆,成为他晚年“最重要的挑战”,他最亲切的“小女儿”也由此诞生。他将多年的建筑经验与对故乡的深厚情感都融汇在这座建筑中,借鉴苏州经典园林风格,加以创新,打造出了一座“中而新,苏而新”的苏州博物馆。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里,贝聿铭先生将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线引入到室内。他用材创新,让极简线条的几何造型,勾勒出传统园林的飞檐翘角,用一池湖水描绘出远山青黛。
      在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之初,贝聿铭就仔细翻阅过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分类资料,他希望为每一件展品的陈列量体裁衣,做出真正符合苏州、符合苏州博物馆的设计。苏作玉器、文房用品、象牙制品等艺术品以精细闻名,体积普遍偏小,因而人们更希望在较小的空间内欣赏它们。为此,贝聿铭设计了多宝阁式的展柜,将不同大小的展品各自放入初步制定的展柜中,整体考量,反复调整展柜的黑色框架线的粗细,以实现最佳的展陈效果。
      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中,位于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是让贝聿铭最为煞费苦心的。他以“宋四家”之一米芾的一幅山水作品为蓝本,“借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将巨石劈切成片,通过燃烧,制造出阴影,做出立体的效果,进而调整每一块石头的位置,使石片颜色由深入浅、高低错落地排砌于墙前,形成了一幅别具一格的山水画。在朦胧的江南烟雨笼罩中,营造出了米芾水墨山水画的意境。
      贝聿铭为苏州博物馆新馆屋顶上设计了立体几何形体的玻璃天窗,窗户开在屋顶正中,与斜坡屋顶形成折角,使自然光以折射的方式更好地进入博物馆。同时,为了保护展品在展览过程中免受光线伤害,他还在玻璃下面加以木贴面的金属遮光条进行调节和过滤,充分体现了他“让光线来作设计”的精髓。
      苏州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副馆长钱兆悦表示,贝聿铭先生为家乡苏州留下的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世界认识苏州的一张名片,是苏州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我最感兴趣的,一直是公共项目,而我认为最好的公共项目就是博物馆,因为它是一切事物的总结。”贝聿铭曾这样表达他对博物馆的偏爱。贝聿铭先生曾说,“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设比我在国外搞其它建筑设计要难得多。”
      5月17日下午,苏州博物馆在馆内专门开辟了一个贝聿铭先生的纪念室,纪念室内,一千二百朵白色玫瑰围绕着贝聿铭生前在苏州拍摄的照片,照片周围摆放着许多香梨,寓意贝聿铭先生和苏州永不分离,一些前来博物馆参观的游客手捧花束,前来悼念贝聿铭先生。苏州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副馆长钱兆悦告诉记者,苏州博物馆将举办一场哀悼追思会,以此来纪念贝聿铭先生。贝聿铭先生去世后,苏州市政府和苏州博物馆专门撰写了悼文,并向贝聿铭先生的家属表示深切的慰问,全体苏州博物馆员工将永远铭记和怀念贝聿铭先生。

图片
      贝聿铭的侄子贝念祺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贝聿铭先生于2012年完成日本美秀美学院教堂设计后退休,在位于纽约曼哈顿的家中安度晚年。退休后,他非常想念苏州,苏州的桃花坞大街、鸡头米、西花桥巷是他常常念叨的。贝聿铭先生在书信中写道:“我在中国度过了吸收能力最强的少年时代,因此有种‘中国性’,深深地留在我的身上,无论如何也很难改变。这不仅从我的外貌上,或行动和谈吐上表现出来,同时也表现在我的思想里。总之,我仍是一个十足的中国人。我一直知道我从哪里来。贝家在苏州已经六百年了,我与苏州是有感情的。”贝聿铭先生心系祖国和家乡,先后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香港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新馆等,将自然之美、人文气息与建筑完美融合,将对文化的理解和家乡的情感倾注其间。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张毕荣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