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500多年历史,镇江华山古村“开门集”万人齐聚闹元宵
2019-02-21 00:15

 扬子晚报网2月20日讯(通讯员  路晓明 龚江婷  记者 万凌云)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各地节庆活动精彩上演之际,曾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镇江新区姚桥镇华山村开门集如约而至。19日一大早,来自镇江新区及周边地区的近万名百姓陆续齐聚华山村。大家烧香祈福,赶集购物,观看民俗表演,在稍纵即逝的时光里找寻记忆中的年味,热热闹闹攒足劲头迎接新一年的工作和生活。

图片
跳马灯。
 
上午9时许,在华山村张王庙内,伴随着富有节奏的锣鼓声,跳马灯表演开始了。表演队员们盛装打扮,在马夫令旗的引领下,迂回穿梭,相继摆出各种阵形。时而游龙翻舞,时而群马奔腾,引得在场观众的阵阵喝彩。随后,荡湖船和腰鼓表演也轮番上演,红红绿绿的花船摇曳起伏,响亮的锣鼓声声声入耳,现场驻足的百姓看得入迷。
图片
龙戏水。
 
当然,当天活动的重头戏是舞龙表演。锣鼓敲响、鼓乐震天,两支身着黄、绿服饰的舞龙者,或跳跃、或翻转做出一项项高难动作,龙随乐舞的场面十分壮观。随后,舞龙队伍从村口出发,到达村中心的荷花塘上演经典“龙戏水”,舞过龙脊街,再回到张王庙。村民们或一路小跑跟着队伍,或在路旁翘首以盼,在兴奋观看表演的同时,纷纷拿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今年62岁的舞龙队队长冷凯生告诉记者,家乡华山村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舞龙表演是村民自发组织传承的传统民俗节目。从小时候观看舞龙表演到如今亲自上场表演,历经悠悠岁月成为传承和延续这一年俗的参与者,冷凯生说自己很满足、很幸福。
 
相传,华山庙会源自南朝梁代,固定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因为是新年后的第一场集市,又叫“开门集”,距今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华山村张王庙在周边地区很有名,庙门前的银杏树也有1500多年历史了。有庙就有庙会,作为华山村全年5个庙会中的首场庙会、周边地区最早开始的一场庙会。华山村独具道教风格的庙会在十里八乡是出了名的,是周边庙会中的品牌活动!”华山村历史文化保护协会会长杨俊达不无自豪地介绍。
 
庙会上,除了特色民俗表演外,约2公里长的集市一条街也热火朝天。集市上不仅展示贩卖当地特色美食、服饰、用具等,还专设了“太平泥叫叫”和“虎头鞋”等华山村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展位,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购买。
图片
荡湖船。
 
游客吴冬在“太平泥叫叫”展位驻足良久,还将拍摄的工艺品照片和视频发给亲朋好友观赏。吴冬是新区丁岗留村人,小时候每年都来赶集的她,对华山庙会存有特殊的情怀。每年此时,她都会从镇江市区赶来,在庙会上随便走走看看,回味儿时的年味,感受华山村近年来的美好变化。
 
记者采访中发现,华山庙会中的民俗表演者大多是年老者,最小的年纪在63岁,最大的将近78岁。那么,如何将民俗表演这一庙会特色活动延续下去?邱伟诚说,吸引年轻力量参与成为关键。村委会将争取把民俗表演推向更大的平台,并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动员本村年轻人参与民俗表演活动,增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华山村历史文化,去年,在姚桥镇的大力引导支持下,华山村积极动员成立了华山村历史文化保护协会,并将借助一批熟悉华山历史发展、文化遗产的民间人士进行保护推广。
 
当前,村委会还在积极筹备打造华山村民俗展示区域,华山庙会、太平泥叫叫等华山村宝贵的文化遗产,将以图文或实物方式一一入展供人观赏。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