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 拖延症就这样毁了她的职场生涯
2019-02-12 15:25

图片

  拖延症有很多征兆,只是起初没有人看得到拖延症患者长长的内心独白。

  据95后沓沓讲,第一天上班,妈妈就告诫她,一定不能踩点上班,尤其不能患上拖延症。那些总是踩着点上班,甚至晚到个一分钟、二分钟的人,手头的工作,每次不到最后不缴枪的拖延症者,是主管心目中黑名单的第一列人选。虽然主管是不会亲自跟在你后面,对你的工作进度三催四请的,但眼神逡巡处早已经把拖延症者贴上标签:不够认真、缺乏自律、没办法做好时间管理、对待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缺乏上进心、得过且过……

  要说真是知女莫若母,虽然,沓沓对妈妈的苦口婆心满口称是,但是,上班后的沓沓很多时候总是拖延症爆棚,总是要人时时刻刻替她感到捉急万分。

  说起来,沓沓是我这个业务主管第一个主动要来的新人,原因就在于众多岗前培训学员里,沓沓给我的印象最沉稳。面试过关的新人,要连续三天上交侧重点不同的市场调研报告。新人的调研时间,每次只有一天,在所有人都忙得恨不能自己多长二双手脚的时间里,只有沓沓,一直按部就班地坐在电脑前无动于衷的样子。但最后的调研报告,沓沓却是最出色的那一个。当时,我先入为主想当然地把这归结为,沓沓是有着充足的准备底蕴才厚积薄发的。

  进入部门开始工作阶段,每天一上班,沓沓都在电脑前忙忙碌碌的,可临近下班,我问她,昨天给的那个单子有眉目了没有?大体框架是否出来了?文案几时可以上报时?沓沓总是期期艾艾,无法给出个明确的答复。起初,我还觉得这是沓沓作为新人,出于谨慎小心,不在老员工面前故意显摆得瑟的缘故,但几次之后,我很快发现,沓沓根本就是有着严重的拖延症,每次我问询的时候,她根本就还没有着手准备,因此,才顾左右而言他。我想了想才明白过来,岗前培训班里那三次调研报告之所以今日事今日毕,是因为有一天的截止时间那道线拦着,沓沓是被逼勤奋才按时按点完成的,而现在的工作,每次并没有给她具体完结的期限,完全靠自觉,所以沓沓就习惯性开始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了。

  有一次,我和沓沓一起出差赶赴一个重要的会议,我千叮咛万嘱咐,仍然没能改变沓沓掐着时间出门“末日狂奔”一样的赶飞机模式,但这次沓沓没有以往那么幸运,没能在最后的一分钟时间内赶上飞机。更可怕的是,所有重要文件都在沓沓手里。但幸亏,我在出发前,提前电子备份了所有的资料,在飞机上临时做了一份新的PPT,才没有在出席会议时,因为带着所有资料的沓沓没到场的情况下出糗,但也足够让我惊出一身冷汗了。那次意外,还在飞机上就让我下了决心,不管95后沓沓自身才华多么横溢,也要不等实习期结束就提前和沓沓解聘踢她出局。

  但是很快我就又发现,喜欢拖延的沓沓,虽说是把该干的活留到了最后期限,但一旦到了最后期限,每次加班加点赶工总能成功完成,而且大多数时间,在最后期限的压力下,沓沓的“小宇宙”还会超能量爆发,在赶活那刻反而分外思维敏捷、文思泉涌,最终效果反而比平时完成得更好,于是,爱才的我又犹豫不决起来了。沓沓的拖延和才华,让我真的很纠结,考虑到毕竟是新人,思之再三,喜爱沓沓才华的心理还是占了上风,因此办事利落的我,时不时地就提醒沓沓不要拖延,每次沓沓都是一副虚心接受的表情,也真能好上几天,可惜不久就又依然如故“沓沓”啦。

  最近一次,因为沓沓的拖延,本来我们企划一部十拿九稳的一张单子,却被企划二部抢了先,尽管老总事后也承认沓沓的策划更完美,但最佳介入的时机已然错过,虽然老总最终选择了企划一部的绝佳方案,但也只是帮企划二部运作锦上添花而已。“沓沓,你能不能不要每次都最后才缴枪呵!”听到我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语气,沓沓也会立马摆出一副对自己的拖延症无可奈何的小表情,更小声地辩解着说:我也不想拖延的,每次我都会提前制订合理的时间计划,告诉自己要严格执行,一直到完成为止,为此,还特意奖励自己的不拖延、说服自己开始工作,哪怕只工作五分钟等,可每次总是会不自觉地给自己找各种各样拖延的理由,一开始是觉得离期限还有挺久的时间,拖一拖没关系,然后,又觉得现在手头在忙别的事,稍微搁置一下再说吧,接下来,眼看期限快到了,就转念安慰自己,马上开始还来得及,不就是熬个通宵的事吗,然后,才发觉,时间真的是拖无可拖了……我也很头疼自己的拖延症,可是我就是没法根除!据称都市人群中,每四个人,只有一个不是拖延症。

  95后小姑娘沓沓睁着一双雾蒙蒙的大眼睛无助地看着我,我这个四分之一只能选择长叹一声转身。 雨中小菊

  ■了解一下

  “拖延症”与多动症、抑郁症等不同,它并非专门的医学或心理学诊断名词,它更多地来自网友的调侃和自发的对号入座。不过,这种状态切切实实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他们中很多人都把自己的拖延归咎为懒,还给自己的拖延症起了个新名字——“懒癌”。其实,懒更多的是一种外在表现,没有动力并且不做。而拖延症是你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中国药科大学博士郝天云曾在开学典礼上公开自己对付拖延症的“利器”——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这种时间管理方法把每天除睡觉之外的17个小时按半小时一枚金币分成了34枚金币,再根据不同的时间花费给金币标上不同的颜色。“比如说,无所事事、看电视剧等就标上红色,高效学习就标上蓝色、休息时间就标上绿色等等。”郝天云告诉记者,刚开始使用这种时间管理方法,是在研三准备论文期间,那时候论文进度特别慢,每次只能写一点点,标记颜色下来发现,一周的时间分配,红色的比例特别高。“这给我敲了警钟。在有意识的控制之后,代表高效学习的蓝色才多了起来,论文的准备也越来越顺利。

来源:扬子晚报心理周刊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