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聊吧 | “玲娜贝儿”、大熊猫“和花”社交平台走红,每个成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小孩
2023-03-14 14:57

阳春三月,旅游复苏,两大“顶流”再次验证了它们的影响力——有游客凌晨三四点就去上海迪士尼排队,就为与狐狸玩偶“玲娜贝儿”互动接触;也有游客早上6点去成都大熊猫基地排队,进门直奔大熊猫“和花”的圈舍迎接和花上班。和花与玲娜贝儿近期常登热搜,也带来各种“流量密码”分析。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姜冰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则从心理学角度表示,这两大顶流还有一个相同的特征就是“毛茸茸”。

现象:大熊猫“和花”和玩偶“玲娜贝儿”最近火上加火

去年玲娜贝儿横空出世时就引起很大轰动,宝石蓝的眼睛,大大的耳朵,再加上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这粉色的小狐狸凭借卡哇伊的颜值,俘获了很多粉丝。近期,这种喜爱更是升级了。

随着旅游复苏,上海迪士尼近期恢复了玩偶与游客拥抱等近距离接触。最近有不少网友发文,“你见过凌晨三四点的上海迪士尼吗?很多为了与玲娜贝儿贴贴的人,都已经见过了”。有游客晒图并配文“3月8日,凌晨4点到达早享入口,位列第三名,为了贝儿也是拼了”,还有游客发现4点36分时,排队的人已经两只手都数不过来了。开园后,仅3分钟,接触名额抢光。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晒与玲娜贝儿拥抱时的哭泣照和视频,不少游客一头扎进玲娜贝儿毛茸茸的怀里,激动到哭,而玲娜贝儿也会轻拍安抚,场面很是温馨动人。

大熊猫和花近期也是火上加火,有网友拍的图片和视频显示,其圈舍前人流满满当当,园方只得在其圈舍前采取分流引导。有网友形容说,花花(和花的昵称)的外形极具辨识度,矮矮的,胖乎乎又圆圆的,坐下就是个“三角饭团”,总能在众多大熊猫照片中轻易地找出它。而且花花性格温顺亲人,是为数不多两岁后还能让人近距离接触的大熊猫。很多网友直呼花花为“女儿”,说它萌惨了。

观点:有安全感还很治愈,接纳自己对亲密关系的渴求

大熊猫和玲娜贝儿都具有萌萌又毛茸茸的模样,它们具有强大的治愈功能,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柔软而又有力量。

姜冰分析表示,它们都拥有超级可爱的外貌特征。大头、大脑门、大眼睛、饱满的面颊、后缩的下巴……心理学上将这些婴儿特有的视觉特征,称为婴儿图式,很容易激发成人的喜爱,以及人类内心深处最原始的保护欲,就像看到婴儿一样,让人们忍不住想要保护它们、照顾它们,让人变得温柔有爱心。

“爱的给予是双向的,当人们倾注了情感时,情感就流动起来了,也会获得回报。我们从它们那里,会获得安全感。”姜冰表示,动物和玩偶还有一种毛茸茸的触感。2011年《社会心理学和人格科学》显示,毛茸茸的质感会让人感觉到温暖和舒服,会让我们有一种平静、安全和舒适,而这种安全感是哺乳动物都需要的。

姜冰表示,皮肤和胃一样,需要“进食”来消除饥渴感,而皮肤的“进食”方式就是爱抚和触碰。比如在抚摸狗或者猫这样的陪伴动物的时候,会使皮质醇(一种压力荷尔蒙)的水平明显降低。“所以,当我们拥抱着毛绒玩具的时候,会唤醒人们内心温暖、安全、精神振奋的积极情绪,继而缓解焦虑,感到满足,而与积极情绪有关的面部肌肉会自动激活,让人忍不住露出笑容,也有人会因为感动而哭泣。”

姜冰还进一步分析表示,每个成人的内心其实都住着一个藏起来的小孩,也就是内在小孩。在面对最亲近的人时,人看起来也更像一个小孩而不是成年人。每个小孩都曾经拥有或者渴望拥有一只动物或者一个毛绒玩具。有人说,孩子最强烈的友谊发生在他们与动物之间。因为对孩子来说它不仅仅是动物,还是孩子心中另类的存在。对孩子来说,它们的存在是内在情感的寄托。所以当我们看见熟悉的可爱动物和毛绒玩具时,愿意拥抱它们亲近它们,就好像在拥抱和亲近自己的内在小孩。

不过,姜冰也告诉记者,分析可见,我们对动物和毛绒玩具有亲密需求,其实也说明,我们渴望亲密、渴望爱与被爱。但如果一味地把对亲密关系的渴求,寄托在动物和玩偶上,也是无济于事的。

有的人会过度收集毛绒玩具,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了影响,实际上就属于过度囤积。偶尔也有人囤积动物,这是囤积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叫“动物囤积症”。动物囤积症患者会大量收留、饲养动物,并且不能意识到自己对动物照顾不周到,无法停止饲养欲望和行为。

“人类是群居动物,我们要与他人之间产生联结,获取亲密关系,这是人类对安全感和亲密依恋关系的本能渴望。”姜冰表示,如果无法获得亲密关系,可能源于童年时期的不愉快经历。“这时候就需要觉察自己,理解自己的需求,靠近那个曾经受伤的小孩,面对曾经的不安与恐惧,好好抱抱那个小孩,与自己和谐相处。接纳自己对亲密的需求,就像饿了想吃饭,困了想睡觉一样,这是自然发生的需求,无需觉得羞愧。同时,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小孩子在觉得孤单时会寻求一个紧紧的拥抱,作为成年人,也要勇敢表达自己的需求。”

姜冰总结表示,人对亲密关系和安全感的需求是伴随一生的,愿我们可以获得温暖自己、温暖他人的能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图片来自@上海迪士尼度假区、@iPanda熊猫频道 的官方微博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