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 | 导演郭帆:徐工集团是“真科幻”,而我不虚此行
2023-03-02 20:17

 2月28日下午,对郭帆导演的采访是在南京市十三中。他推门而入,不出意外,身上还是那件印有《流浪地球2》logo的白色连帽衫,一个多月来,这件衣服仿佛焊在他身上。上一站他去了徐工集团,惊叹地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震惊于徐工的精细化管理,发现自己根本不“科幻”,徐工集团才是“真科幻”。

图片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43岁的郭帆,本科学的法律,研究生读的是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这在导演圈是很少见的。两部《流浪地球》拍摄期间,“管理”是他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他想梳理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影工业化流程。此番徐工之行后,第三部除了继续要人要设备,他还要学习徐工管理和徐工人的精神。

惊叹江苏企业的硬核“真科幻”,不止是设备

自上映以来,《流浪地球2》与江苏企业徐工集团的合作佳话,就为网友所津津乐道。电影里,UEG地球联合政府机械设备都来自徐工集团,徐工集团先后投入了42款共计61台的主机设备、400多套零部件及车间工装、61套三维模型、319名工作人员,从时间、涂装、设备、人员、物流、现场执行等各方面,为《流浪地球2》做好资源配置和保障,让观众们看到了真正的“大国重工”。

随着《流浪地球2》走红,诸多类似徐工集团的“中国制造”得到曝光并收获好口碑。影迷从支持影片,延伸到支持中国品牌、中国制造。

这次郭帆走进徐工集团的消息在网上传出后,引发的讨论无一例外都加上了“化缘”二字。甚至有网友说,“郭帆又开始零元购进货了,这次甚至还是开架点单。”当记者问他“又看中了啥”时,郭帆大笑说,确实又看中了很多,而且跟美术指导不仅看得沉迷,也现场“点单”了,徐工集团都当场同意了。

图片

郭帆在徐工集团

面对网友给他定义的“化缘大师”,以及“路过的都要随二百”等网络梗,郭帆不介意地笑说,“是昵称”。同时他也调侃说,因为网友们善意的调侃,现在在网上输入“郭帆”,下面出来的联想词竟然是“国家反诈中心”。

他向记者还原了与徐工集团合作的戏剧过程:本来以为只是一次网上交谈,直到最后拉走了他们整个生产线。这个过程,我觉得,确实是一种双向奔赴,是建立在彼此信任基础上的。当然也是循序渐进的,一开始,是20多辆车过去,后来觉得不够,变成了40多辆车。但是,这些特种车辆,你也知道的,我们不会开呀。所以他们就过去了300多人,来维护这些车辆。那么,他们开着车,就等于进到电影里了,所以就穿上了我们电影里的戏服,变成了演员。哈哈哈,整个过程是那么的自然。

图片

郭帆在徐工集团

此番踏进徐工集团展览馆,郭帆看到了徐工集团第一代产品——犁,就是农耕时牛拉的那个犁,同时也看到了徐工集团最新一代产品,有着若干个“世界第一”的名头,“这两个时代的产品,放在那里对比,让我极为震撼也极为自豪。”

电影想象力的实现与国家本身的实体经济、工业制造能力是息息相关的,徐工集团给了他很多启发。谈到中国科幻与中国制造的关系,他表示,中国科幻电影的诞生不是偶然,而是综合国力、制造能力提升到现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正是这些综合能力的不断发展,才让大家更相信影片中的未来科技,我们的科幻电影才能更有真实感。

把两张满是错误的纸裱起来,期待中国电影工业化

采访中,郭帆再三跟记者提及徐工集团在精细化管理上给他的启发————现场井井有条,所有的生产工具,包括螺母螺丝,甚至小铁丝,都实行分类管理……这是真正的工业化中国制造。他不虚此行,后面将从徐工取经,把大量现代企业管理的经验引入到电影拍摄中,加强电影拍摄的分工和标准化流程,期待中国科幻电影能形成真正完善和完备的工业化系统。

图片

郭帆在徐工集团

记者了解到,为了总结经验并梳理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一个工业化流程,拍摄《流浪地球2》时,他跟北京电影学院共建了一个课题合作,在拍摄现场安排了20多位实习生,分布在不同部门,只做一件事情,就是负责记录错误,哪里做错什么了,就记下来。

等到电影杀青那天,郭帆发现,这记录错误的纸,摞起来竟然有四五十厘米高,他的第一慨叹是“这每天得犯多少错呀”。经过初步的讨论和总结,他从中整理出两张纸,“这两张纸很珍贵,都是优化后续流程、乃至推进电影工业化的重要经验,要把它们裱起来。”

郭帆对电影工业化的渴望有多迫切呢?举例来说,有网友发布了一篇“流浪地球2背后数据”指出,《流浪地球2》历时1400余天,剧组常驻人员1189人,场外特效人员约1万人,各种群演2.2万多人。电影的题眼是“团结”,而作为一部科幻大片,工业化的团队协作也离不开团结。

这是郭帆点赞的网友发言中的一条,郭帆向记者表示,没想到网友这么懂他,从第一部到第二部,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人员增多,堪比一个大型企业,无论是内部协作还是对外合作,工业化肯定是迫在眉睫的。

图片

不过,他也感慨得到了各行各业的全力支持,“我们只是通过社交平台的私信,就得到了徐工集团的帮助。电影上映后,以中核集团为首的98家央企也向我们喊话‘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都让我感受到了电影内外所传递的那种‘团结的力量’。因为被大家信任着,我们也在努力去回馈,这种齐心协力贯穿了戏内戏外。”正如他在《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中的自述:“所有人都倾尽全力,让我感到骄傲。是这件事本身产生的魅力,慢慢凝聚了这些人。”

《流浪地球2》拍摄期间,郭帆每天只睡4小时,喝5大杯冰咖啡。电影上映期间,每天睡不到4个小时。这轮校园路演,一天一个城市,每个城市跑两所以上的学校。接受记者采访是傍晚,他依然手提一杯咖啡。不过,郭帆始终认为,这不值得对外去说,因为这恰恰证明我们电影工业化不够,“我们想要的电影工业化的结果就是能够高效到尽量不用熬夜,这才是目的。由此证明,《流浪地球2》还是从0开始。”

“我下来播撒科幻的种子,没想到被孩子们‘反科普’了”

如果说,让郭帆惊叹的徐工集团,是“硬核科幻”的话,那么,这轮校园路演中,全国各地学生们的精神面貌、活力程度、提问的水准和深度、逻辑的缜密性、口头表达能力等,是给郭帆的另一股“软科幻”冲击,常常听着学生们的提问,就一阵一阵起鸡皮疙瘩,“他们太棒了,这一代孩子是真的有希望。”

图片

郭帆坦言,他本人高中时被一部科幻电影打动,并立志往这方向努力。而更有意思的是,1999年他参加高考的作文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个作文题多少和数字生命有些关联。我前段时间还在想,有没有可能把这个高考题目变成一部电影。”

所以与第一轮走影城路演重在吸引票房不同,第二轮进校园路演,他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播撒科幻和勇于想象的种子,“但没想到的是,我一边播撒科幻的种子,一边被孩子们‘反科普’!”

成功的科幻电影,是没有围墙的科普课堂。由于“数字生命”等设定的引入,《流浪地球2》有着明显比前作更为深入细致的科幻元素和思哲角度。而“人工智能”“数字生命”“MOSS”等,成了此轮路演中孩子们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

郭帆说,这个特点贯穿此轮路演,比如他在北大与学生互动时,有位文科生拿着讲述人工智能人格分析的哲学书问“如何处理人工智能和人类关系”,他甚至下意识地就张口说“书能送给我吗”,再次当众坐实了“化缘大师”的昵称。

在南京市第十三中的路演中,郭帆设置了一段科普演讲,结果发现根本不需要他张口,关于科幻、魔幻和玄幻的区别,孩子们不仅抢答,且答得准确,甚至还举例论证,“你都不知道现在的孩子有多厉害!我前面还遇到有学生说,电影里需要的防水材料他已经在实验室研制出来了,给我讲了一堆化学名词;还有孩子给我讲述近地轨道知识,怕我听不懂,还中英文各来了一遍;甚至有文科生跟我说,电影给她播下了一颗外交种子,要去成为郝晓晞、周喆直,为国家争取利益,当时我就浑身汗毛都立起来了。”

郭帆欣慰地说,没想到,这一路播下了五颜六色的种子,真好。

图片

【快问快答】

K=孔小平  G=郭帆

K:《流浪地球2》被热议,网友都在说:“郭帆你怎么睡得着的,《流浪地球3》什么时候安排?”

G(左顾右盼):明天就拍,后天就上。哈哈,估计还是4年,我们会有一个研发期。

K:这次沙溢也来南京了,吴京、沙溢等会不会出现在第三部?

G:不能再套路我了。我嘴巴特别不严,第三部大纲已经泄密得差不多了。

K:“流浪地球宇宙”有框架结构了吗?

G:任何一个IP成为宇宙,是需要时间的。像漫威,经过了七八十年的积淀,包括“星战”,也是几代人。我们无法轻易成为宇宙。我们只能说第一、第二、第三部。对一个系列来说,它的框架至少要第三部。

我们拍第一部时,因为没想着拍第二部,编剧就往“死”里写,完全没留后路。所以第二部极其困难,这回就留心眼了,大家也看出来了,肯定会有第三部。

K:拍摄《流浪地球2》期间还监制了科幻片《宇宙探索编辑部》,这部电影的导演孔大山,也是《流浪地球2》B组导演,你们怎么挤得出时间的?

G:《宇宙探索编辑部》主要是孔大山导演完成的,这部电影非常棒,特别惊喜。真的,下一代年轻导演的艺术造诣和工艺都是高于我们的。

文 |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视频拍摄 |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戎毅晔

剪辑 | 实习生 吴梦月

面对面系列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

校对 徐珩

编辑 : 王睿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