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 | 公安厅走出的草原作家鲍尔吉·原野:热爱幽默,永葆天真
2022-07-07 22:38

“此文收入华师大版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课本”。6月30日,作家鲍尔吉·原野在朋友圈更新了一条动态。他来自内蒙古,退休前是辽宁省公安厅的专业作家,与歌手腾格尔、画家朝戈并称为中国文艺界的“草原三剑客”,曾获得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被改编成电影热映。

然而近些年,鲍尔吉·原野却因为散文作品经常被出成中考阅读理解题,在小读者群体中引起很大反响。每次考试结束,他的社交账号就会收到不少初中生喊话:“这道题应该怎么做?”

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采访时,他告诉记者,有人说他是一位幽默家,文章能给孩子带去快乐,“实际上孩子才是幽默家,你要逗一个天生的幽默家笑,那可真是太难了。我希望课业下的孩子们读了我的作品,能够开怀大笑,暂时忘记老师和家长的耳提面命。”

公安厅来了位草原作家

故乡情结化成一片文学世界

鲍尔吉·原野从来不否认一件事:他创作的动力来自故乡内蒙古的大草原。

他出生在呼和浩特市,后来父母工作调动,一家人搬到昭乌达盟的小城镇赤峰生活。当时他8岁,和草原的情谊刚刚开始。每到假期,父母亲带他到大草原感受生活,看牛羊,听民歌,蓝天白云、河流星群构成了天地间最美好的景象。

他告诉记者,真正对草原产生强烈的返回冲动,最后成为自己写作的动力则是离开家乡后的事情。29岁那年,鲍尔吉·原野来到辽宁沈阳工作,在省公安厅从事文学创作工作,一晃35年,他一方面撰写了许多公安英模人物事迹,另一方面,也创作出大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善良是一棵矮树》、《跟穷人一起上路》、《让高贵与高贵相遇》等等畅销30年,散文集《流水似的走马》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这是他笔耕不缀的35年,也是他上下求索的35年。最初他刚到沈阳,租住的房子狭窄,大都市令他惊慌失措,写作成了他怀念家乡的寄托,“我模模糊糊地发现,我脑海中似乎有个地图,那是家乡的地图,它原来像针尖一样小,后来逐渐放大,里面有水有草有河流,这就是草原。”

他曾以为自己在逃避城市生活,可等经济条件转好,买房、安家等等事情都做完后,他还是喜欢到草原漫游。鲍尔吉·原野说,他比以往更眷恋草原,有一次,他在草原和一位牧民交谈,那人不善言辞,背诵一首诗歌来表达心意,让他落了眼泪,诗歌的意思是,“城里多了一个大学生,草原上就少了一个年轻人”。他问我,这么好的草原,年轻人为什么不回来呢?

鲍尔吉·原野也找不到答案。他后来到草原更像是在接受洗礼,从牧民身上感受对故乡的热爱,转化成文字书写出来。他表示,上世纪90年代有许多怀揣文学梦想的人,只是因为生活,因为工作,被迫放弃了这个梦想,还好所在的单位对他的创作给予支持,而他也把握住了机会,用汉字描摹出一个动人的文学世界,“它是一个我在心灵里创作的草原世界,每个人都是生动的。我抬眼能看到牧民紫红的脸,看到天边云彩,下雨之前的云越来越低,我能闻到雨水到来的海带似的气味。”

与儿童文学结缘

背后是对过世父亲放不下的思念

离开家乡三十余载,鲍尔吉·原野回去探望过二十多次。2016年,父母两人年过八十,他带着老人回赤峰老家住了三年多。后来父亲生病,他一直陪伴在病床边,眼看着至亲越来越虚弱,直到离开人世。

鲍尔吉·原野和父亲在一起

“父亲去世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那时候我心里封闭积郁,想哭又哭不出来。一次天要下雨,雷声轰鸣,我在大街上放声大哭,哭完心里才轻快一些。”父亲走后,他带着母亲回沈阳。这时,他突然想写儿童文学,想写小时候父亲带他去草原的经历。2020年底,他的首部长篇少儿小说《乌兰牧骑的孩子》面世,主人公8岁,是鲍尔吉·原野初识草原的年龄。这本书出版后广受关注,被列入“中宣部2022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获得2021年度“中国好书”称号。

为什么转向儿童文学?鲍尔吉·原野前两天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他刚想明白。新华社辽宁分社的记者过来采访,提到类似的问题,他看着镜头,一瞬间哭了出来,最后勉强压抑住情绪对在场的人说,“因为我想变成小孩,那样的话,我爸现在还活着。”

他告诉记者:“至今我觉得老父亲还在,不想承认这个事实。如果能把自己变回小孩就好了,父母年轻健壮,拉着你的手在大街上走。”某种程度上,乌兰牧骑的孩子是他童年的化身,整本书写完,他情绪缓和了许多。这一次,文学再度抚慰了他的心灵。

小时候的鲍尔吉·原野和年轻的父亲

其实用写作纾解内心创痛是一件很私人的事。从作家的责任而言,鲍尔吉·原野为创作《乌兰牧骑的孩子》做了长期的准备,他下定决心要为乌兰牧骑树立一座文学纪念碑,让读者看到红色血脉在草原赓续,也看到多维度的大美草原和善良质朴的蒙古族牧民。

作品常被编成试卷的阅读理解

“希望作品传达给孩子们的是真善美”

人进入成年,再返回去写儿童文学,愈发困难。当你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接受过功名利禄的熏染,很难以一种童真的眼光看待问题。鲍尔吉·原野的很多朋友喜欢用“天真”这个词来形容他。对于这点评价,他倒很愿意接受,觉得人到老年,能保持“天真感”,更难能可贵。

近些年,他的一些散文作品被收入到小学、初中和高中语文教材里,许多作品成了阅读理解题目,因此让他收获了不少年纪轻轻的小读者粉丝。他告诉记者:“作品被收入课文和试卷,有20年了。”每到考试时间,他的个人社交账号就会收到一堆小读者发来的私信。

今年初春,他正光着膀子在小区楼下“雪浴”,被一群孩子在微博上叫停。“爷爷别玩雪了好吗?海兰花妹妹在想什么?看看北京东城区初三期末语文阅读题吧,把孩子难哭了”“爷爷您写得真好,可是我看不懂”“爷爷我想要高分”……一个接一个私信涌向他的社交账号,他只好停下玩雪,回家给小读者扒答案。鲍尔吉·原野也未曾想到,当初写的文章,比如说《乌兰牧骑的孩子们》,会成了孩子们的难题。

如何看待作品被出成中考试题呢?鲍尔吉·原野说,他有过欣慰,也有过惶恐,怕自己的文字会“误人子弟”,“不能说喜不喜欢,被选中入教材,有机会跟孩子们交流,还是很好的,但是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开心快乐。”

他希望自己的作品传达给孩子们的是“真善美”,让他们相信纯真、勇敢的力量,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热爱大自然,拥有懂美、审美的眼光。“这就是我对孩子们的期待,如果我的作品对他们的成长起到一点作用,我感到莫大荣幸。”

快问快答:

S=孙庆云 Y:鲍吉尔·原野

S:您对自己满意吗?

Y:我此际对自己比较满意。因为我在父母很老的时候,能够陪伴他们一起生活,老母亲现在还跟我生活在一起;第二,作为跑步和冷水浴爱好者,坚持了20多年,我有充沛的体力照顾父母和投入写作。第三,我作为一名从小地方走出的,中专毕业的作家,今天能拥有许多读者,我很感恩,比我原来的期望要好太多。

S:您最近有什么计划吗?

Y:我最近特别想实现的一项,也是我一直没能实现的就是想学跳舞,学跳蒙古舞,持续的愿望是到草原游历,去内蒙古、青海和新疆的草原,学习那里的蒙古文化。

文学方面,我最近读了一批获奖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他们写得好极了,我差得很远。举例来说,像是一个人在演讲,外面围了一圈人,我算是最外圈的人,我想靠近中间的人,越近越好。我还差很远,必须要好好学习。

S: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您对人生的感悟有什么变化吗?

Y:30岁到50岁,是我人生变化最大也最迷茫的阶段。所以我想对30岁多一点的年轻朋友说,30岁是一个人体力最好的时候,也是最勇敢的时候。像我今天早晨遇到的大雾,有可能你眼前的大雾很多,但是你稍微等一等,它很快就会散去。30岁太忙碌了,你有时候看不清楚,但你一定要相信自己,不要怀疑自己前进的方向。

我还想跟40岁将近50岁的朋友说一句话,他们是比我年轻的朋友,人到了50来岁,努力都见效果了,他一定有收获的,那么在这个时候很容易丧失自我,你会觉得诱惑特别多,但实际上诱惑没那么多,坚定本心最重要。

另外我还想对同龄朋友说,年轻人考虑问题可能是“我要当飞行员,我要去更大的地方……”那么60多岁人会先考虑身体怎么样。所以我告诫自己还是要做一个勇敢的人,未来的路需要我们勇敢,你要有足够的勇气去迎接病痛,去迎接变化。当你顺利的度过了70岁,进入80岁,再到达90岁,你会发现一切并没有那么困难。

文 |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孙庆云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视频剪辑 | 孙庆云 王一萌

面对面系列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