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期跟随“践行嘱托开新局”主题采访团来到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内,这里俨然已经成为一片“无人区”,芦苇荡重叠摆动,不时有鸟儿掠过水面,完全找不到人工建筑的痕迹。
然而就在2017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中披露:镇江市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被非法侵占7000多亩,违规建设大江风云影视实景园,并违规开垦农业种植和渔业养殖,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豚类保护区突出环境问题被曝光后,镇江痛定思痛,全面清理违规开垦建设项目,7000多亩江滩湿地全面退出农业生产和水产养殖,进行人工覆土和生态自然恢复。
大江风云整改前后对比
在完成所有建构筑物和设施拆除痕迹清理和建筑垃圾、漂浮垃圾等的清运后,经过人工覆土、生态自然恢复等修复措施,整改区域植被覆盖率显著增加,鸟类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让人也惊叹大自然的力量是如此神奇!“11月6日最新一次科考,2天内观测到江豚12群次38头次,其中母子豚3对,表明随着长江镇江段生态环境的日趋改善和长江禁捕政策的实施,镇江豚类保护区内江豚的种群数量正日益扩大。”镇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陈跃生说,目前,保护区内水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渔业资源逐渐稳定,为江豚提供更加充裕、富足的食物,镇江豚类保护区正成为江豚的乐园。
为防止死灰复燃,镇江市自然资源部门还联合镇江市生态环境局定期及不定期组织开展保护区遥感监测评估,及时发现保护区内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并督促整改到位,确保受保护区域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保护区也构筑起立体监测网,在日常陆域巡护、水上航护的基础上,配套完善监测站、巡护艇、无人机等设施设备,实现水陆空立体监测,今年1-10月份共开展巡查108次。
最新一次科考结果显示,保护区内有水生动物75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种,省重点保护水生动物3种;鸟类111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动物3种,省级保护动物16种;植物58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王涛
校对 李海慧